|
听说93年9月22日,迈本来是要在北京开演唱会的,但是由于很多原因就开不成。我看了罗旭主持的一个节目,节目内容如下:(看了之后偶觉得非常的遗憾,迈竟然没有能来成)
TV《天下天天谈》2009年7月10日播出《未完成的北京演唱会》,以下为节目内容:
主持人: 罗旭
现场嘉宾:资深演艺活动策划人 张杨
著名词作家 宋小明
编导:任朝
主持人:天下天天谈,天天谈天下。大家好,我是罗旭。美国当地时间本周二迈克尔·杰克逊的追思会成为这位流行音乐之王最后的落幕演出,而我们知道按照原定的计划在7月8号迈克尔·杰克逊将举行他的伦敦之行演唱会,但是很遗憾这会永远成为我们无法看到的画面。今天在我们介绍两位嘉宾之前,我们先请您看一段珍贵的视频资料,这就是迈克尔·杰克逊在逝世之前几个小时为伦敦之行演唱会所做的彩排。
小片1:(伦敦演唱会排练的最后瞬间)
配音:这是迈克尔·杰克逊去世前两天在洛杉矶进行彩排的最后视频画面。他身形消瘦,但舞姿丰采不减,精准做好每个动作。排练的曲目是You don’t really care about us,。据说,对于演出效果追求完美的杰克逊当天排练到凌晨12:30才回家,没想到几个小时后他就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时的彩排画面永成绝响。
主持人:相信很多朋友看到这样的画面和我心中的感觉是一样的,这是一个永远的遗憾,因为我们永远没发看到迈克尔的伦敦演唱会了。迈克尔在93年的时候曾经计划到北京办演唱会,我们为您请来了当时事情的经历者。首先为您介绍张杨先生。
张杨:你好。
主持人:张先生,你当时是迈克尔到北京办演唱会你是整个活动计划的参与者。
张杨:当时从92年6月份迈克尔开始危险之旅全球巡演的时候,就是有机会去做这个事情。当时这个事情主导人是当时我们公司一个老板之一黑子,我们团队整个演唱会团队中的一分子,因为我做了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工作。
主持人:今天节目中我们就为大家揭开这段尘封的往事。另外一位是宋小明先生。
宋小明:你好。
主持人:相信你也看了北京时间7月8号的迈克尔追思会,看了之后您的感受是什么?
宋小明:我的感受我觉得这是一个上天派来的音乐使者,通过他几十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之后,悄然离去,回去了。
主持人:93年迈克尔要在北京办演唱会,很多人会有一些印象,但是关于其中一些事情还不了解,我们揭开这段尘封的往事先从当时的情况说起,我们先跟大家一起回顾当时的情况。
小片2:
1993年5月,迈克尔·杰克逊在西班牙获得年度世界音乐大奖五项中的四项,另一项由帕瓦罗蒂获得,颁奖人为西班牙国王。正是在这个颁奖礼上,“迈寇”向全世界透露他希望在9月份来北京举办演唱会,并在北京演唱会后正式退出演艺行业,“Got to be there!”是他对北京发自心底的向往……。按照计划,1993年9月22日那一天,迈克尔·杰克逊将以《迈克尔·杰克逊北京之旅演唱会》在北京工人体育场结束长达一年多的全球巡演,并宣布退出演艺行业,为自己已经25年的辉煌圆满谢幕。
主持人:这就是当时的情景,我想问张杨先生当您第一时间得知迈克尔要来北京办演唱会,那个时候自己心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张杨:非同反响吧,我从VHS录像带上认识这个艺人,我记得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有一次在格莱美,他拿了其中八项,另外一个跟他同台领奖的是(英语),当时获奖感言就一句话非同反响,所有了解迈克尔的人都知道,非同反响这个词用在他身上一点都不过分。突然你觉得你们家一推门你三步就能上珠穆朗玛峰那种感觉。
主持人:和您一样有这种激动感觉绝不仅仅是您一个人而已,宋小明老师也是当时的著名评论家,当时您知道这样一个消息,根据您当时的预测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在你脑海当中?
宋小明:我觉得那会非常激动,因为我感觉到那就是,实际上中国的流行文化恐怕直接接近世界顶峰,所以很希望能够在中国有一场演出,我作为一个观众我一定会去,是这样的感觉。
主持人:一个很激动,一个很希望,最终很遗憾,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可以去想象一下,如果在北京成行了会是什么情况?我们带大家回顾一下当时的危险之旅全球巡演,我们一起在巡演过程当中去想象一下。
(小片3:危险之旅全球巡演画面)
主持人:刚才看到已经成为往昔的这段画面两位不断在叹息,只有迈克尔可以做这样的动作,这就是经典。我想在谈到当时没有成行的这次演唱会,我觉得每个歌迷最关心的有三点,第一时间,第二地点,第三他演出准备了什么样的惊喜给我们。时间上当时的这次演唱会计划是在什么时间?
张杨:最早按照全球巡演计划,比如在临近城市找一个时间,现在很多世界巡演都是这个规律,等于排档期。后来因为两边的诚意越来越大,最后敲定是1993年的9月22号,也就是2000年奥运会投票申奥投票的前夜。
主持人: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点上?
张杨:主要是他本身本人有意愿,包括他88年在香港休假的时候自己来中山玩,他对这个国度或者这片土地有他自己的,无论你说他好奇也好,或者有一种关注也好,我觉得他是西方很多文化行业,包括文艺行业的这些公众人物里,他们很多人有这种,就是愿意去主动地关注一片他们不太了解的一个国家。他是想为这个,怎么说他所关心的这个国家做一点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主持人:他很想了解也很想走进。
张杨:作为我们来说,我们肯定是作为,我们毕竟是中国人,我们想利用他当时在世界的影响力,利用他的演唱会的机会,能够就是等于实现自己的愿望,能够为正处于申奥的中国和城市北京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达成那么一个共识,说白了有点藏在底下的心眼是能影响第二天的投票结果。
主持人:那当时咱们选择这个演出的地点或者场馆,是怎么考虑的?
张杨:美方意愿是这样,他的MTV你能感觉到他到一个国家他喜欢在那个国家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最有文化符号代表性的那种地方,场地比如拍他的(英语)或者举办他的演出活动。那么当时对方也提出类似天安门广场,太庙等等,我们给对方提出备选方案,首先告诉你天安门是政治活动中心,而且场地条件不太适合做大型的户外演唱会,尽管那个时候我们国家还没有举行大型演唱会的经验,但是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那个难度太大。比如我们也给他提供过天坛,他们团队也去看了,天坛、太庙,包括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场因为经过90年亚运会刚刚重新修缮一新。
张杨:他们有一个细节,他们看到我们工体外面那个雕塑,当时我们第一届全国运动会的时候,那个雕塑就够了,这个是中国,这是中国的体育场。
主持人:宋老师,按照您的理解,迈克尔他要选择一定会选择有中国符号的,而且能给他的演唱会整个危险之旅巡演能够加上亮色的东西。
宋小明:主要加上东方,加上我们中国的色彩和文化标识。他提出像选天安门广场实际上并不奇怪,像理查德。克莱德曼第一次来中国演出,他们首选的全都是天安门广场,他们认为第一天安门是你中国、北京的标识。
主持人:当时这个演唱会曲目是怎么设置的?
(后面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