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www.mkgenie.com/post/EARTHBLACKOUT.html
(本文不代表MJJCN的观点,只探讨另外一个角度)
“地球一小时”是环保活动还是哗众取宠的资源浪费
作者:东北电猫 于 2010-03-26 12:58:23.0 发表
引文:3月28日20:30,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提倡的所谓“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 2009“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让个人、家庭和企业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关闭灯光和其他电器一个小时,让全球社会民众了解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并让他们意识到个人及企业的一个小小动作将会给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带来怎样深刻的影响 。“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悉尼展开,有超过220万的悉尼家庭和企业关闭灯源和电器一小时。随后,”地球一小时”从这个规模有限的开端,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很快席卷了全球。今年,全球超过1000座城市的10亿人将在不同时区进行一场“关灯接力”。 公布的数据显示,熄灯一小时,能源消耗减少了将近13%。(3月27日《新闻晨报》)
如今这一活动已是世界范围的活动,且不论节能的数据如何可观、如何统计的。仅就这个活动的影响范围和参与的人数就够惊人了,所以至今很少听到质疑的声音,感觉这是很不正常的。在西方社会的任何活动都会听到不同的声音,在西方社会声音一致则是极其不正常的现象。就从这一点来看,这个活动就有很多疑点。
放下推论这种不可靠的思维,让我们看看在这一个小时里在工程学领域发生了什么。首先这个活动在灯上做文章——熄灯一小时。也就是说将灯的电源关闭一小时;不是一盏灯,是城市的景观灯,一部分照明;不是一座城市,是1000座城市。每座城市的景观灯及一部分照明负荷都不是一个小的数字,至少相当于百万人口城市的日常负荷,有10万千瓦功率负荷左右,10座城市参与关掉的负荷就相当于一座百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发电站。1000座城市就相当关掉100座这样的发电站一小时的发电量,即相当于五个三峡电站,或50个葛洲坝电厂,或100座小丰满电站,这个数据只能多不能少。这时活动的提倡者就会自然而然说,我们的活动成果多么辉煌啊。是啊!够辉煌生物。可是,事情就此为止了吗?参与活动的只是举手之劳,可是灯的亮灭不是谁仅触动开关决定的,没有电源你有天大的本事也是白费力。
这电源从哪来?是从发电厂发出来的,而发电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不是人们平时想当然式的思维就能够做到的,工程问题有工程的规律和复杂性,受到各种因素和条件的相互制约,需要在整合各种因素和条件形成一个有机结合,顺畅运转的工程系统。发电需要发电的原料和动力,不是凭空创造的,使用的原料和动力不同,发电厂的运行规律则不同,现在通用的有燃煤和燃油的火力发电厂;以水的势能为动力的水力发电;以核裂变能发电的为核能电站;以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新式能源发电。在当今世界,最普遍的就是火电和水电方式,核能发电与火电类似,风能和太阳能不是主流电源在此可忽略。以最普遍的燃煤火力发电为例,这样的电厂对用电负荷的波动的调节反映非常迟钝,燃煤锅炉很难随瞬间用电负荷的大量变化而改变锅炉同步输出能量的变化,减小锅炉能量的输出,就要持续的减少煤炭和油的消耗,特别是是煤炭在锅炉内的燃烧放热是一个较慢的过程,而将燃煤的热量再传送给锅炉中的水转化成蒸汽的过程用时更长。关灯只是瞬时的事情,用电负荷也随着瞬间消失,而火力发电厂应对负荷减少而减少锅炉能量输出,可以采取控制减少发电机获得的输入能量方式。但锅炉中已经存在的能量不会减少,这些能量又无处消耗,根据热能定律,在一定的空间内只能导致温度和压力急剧上升,而每座锅炉的承压能力都是有限的,超出这个限度就会引起锅炉爆炸,破坏力是巨大的,如果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只能将多余的能量排放掉——排放的往往是极高温度的水蒸气。所以用电负荷的急剧变化对火力发电危害非常大,不仅仅导致能源的浪费,这种剧烈的波动还容易引起发电机和蒸汽轮机的震动,如果出现共振频率,也会引起发电机和蒸汽轮机的爆炸。危害和损失更是巨大。核能发电与之类似。
水能发电又如何呢?用电负荷瞬间急剧减少,同样需要有应对过程,一般水库的库容都是动态平衡库容,来水与放流平衡,放流部分用于发电。如果负荷降低,就需要控制进入水轮机的水流量,以适应发动机的出力应对负荷的减小,而多余的水导致水库库容动态平衡被打破,有限的库容无法容下多余的来水,为保挡水大坝及电厂的安全,只能将多余的水弃掉——弃水。这又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有人还会说现在都是跨区大电网供电方式,抗波动性强,一处或几处的负荷瞬间急剧降低不会对大电网产生什么影响。果真如此吗?平时运行电网负荷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在平时规律性的负荷变动范围内,对电网影响较小,如果象这次活动的规模,对电网的稳定不产生较大的影响是不可能的,最容易产生的是电网谐振,导致电网崩溃。并接连出现以上的两种电厂的现象,这种破坏和浪费是及其惊人的。对这样的危害如果说活动提倡和组织者无知,则令人怀疑!对于响应者的无知则是可怜和悲哀,也是对善良的亵渎。
当前我们的政府、宣传机构人云亦云的态度令人倍感吃惊,如此规模重大活动将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不去思考,不懂得进行专家论证,不禁让人出一身的冷汗。在以环保之名下历史已经留下许多笑柄。八十年代全国推行的夏令时!九十年代大规模推行纸质餐具!当代推广生物能源等等那一个个项目的背后,不是对环境和社会更大的危害和破坏!
http://forum.home.news.cn/thread/74736851/1.html
------------------------------------------------------------------------------------------------
“全球一小时”一场劳民伤财的环保秀
[ 水博 ] 于2009-03-26 07:50:23 上帖
某著名的环保组织倡议3月28日20时30分全球关灯一小时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关灯接力”从新西兰起,在亚太地区将传递到悉尼、首尔、上海、深圳、北京、佛山、保定、香港、吉隆坡、马尼拉、新加坡、曼谷、雅加达、孟买和新德里。从亚洲开始,“地球一小时”活动将为全球24个时区的人们提供一个表达环保、应对气候变化的平台,也将会凝聚世界各个角落的所有人一起踏上应对全球变暖的旅程。
据悉“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展开,吸引了超过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参加。随后,活动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迅速席卷全球。2008年,有35个国家近5000万民众参与了熄灯活动,今年参与的民众将高达10亿左右。今年这一活动将首次传到中国。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组织机构对此表示支持和赞赏。
然而,如果我们透过这场活动漂亮的宣传口号,我就会发现这是一场劳民伤财的环保秀。因为中国的电网不像新西兰等西方国家有大量的燃油、燃气机组,全民停电一小时期间关闭几台机组,确实能够起到一定的节能作用。我国的电网以煤电为主,机组的熄火和启动都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旦全国都停电一小时不仅不会节约能源,可能反而会增加正常的煤耗。如果控制不好还会引起电网事故。客观地说我们的广大市民在最需要用电的黑夜里,停止用电一个小时所得到的,决不是什么节约能源的实际效果,而是一场劳民伤财的为环保组织捧场的环保秀。节约用电最有效、最实际的办法,是每个人都随时随地的注意节约。而不是这样大家一起,作一场环保秀的游戏。
现在的世界搞环保确实很时髦,环保秀也是很多组织和政客哗众取宠的重要方式。然而,如果我们大家不能从科学的态度出发,热衷于为自己捞取某种资本的环保秀,那么我们不仅不会保护环境,而且还会破坏环境。除了这可笑的“全球一小时”之外,我们还有很多环保活动都带有作秀的成分。
例如,所谓的“无车日”。为了节能减排,动员大家尽量的少开汽车当然是好事。但是,某些环保组织为了作秀,非要大家一起搞一个无车日。这样虽然大家在那一天都尽量不开车了,但是,根据我个人的体会,所有那一天要办的事情,几乎都要想办法安排在无车日的前后两天。所以,无车日的前后两天必然是拥挤日。因此,如果从道路资源的合理利用角度来看,我们搞无车日的结果,不仅不能节约能源,反而一定会浪费能源、增加排放。
好在我们的广大市民群众的脑子都不算糊涂,虽然环保组织“无车日”的口号喊得很响,但是北京的无车日,我看到路上的车子还是一点也不见少。因为他们都知道参加无车日的活动绝不是节能,而不过是帮助环保组织作秀。相反只有抓紧在环保组织搞的无车日出来办事,才是真正的节能减排。事实证明还是“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我相信这个“全球一小时”也将验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真理。因为,我们真正的节能减排的办法,是要在平时的每时每刻注意节约能源,而绝不是热衷于和一些环保狂热组织一起作秀。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 ... w=2&id=9132335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