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kysky 于 2010-5-11 00:14 编辑
关于MJ音乐的专业方面的问题,我是门外汉。近几天大家对MJ唱功等问题又有讨论。想到去年看到rednight的说MJ的文章,个人觉得写的很不错,在征得作者同意后,拿来共享。可能不少亲看过,不妨重温一下。
rednight说MJ--MJ的唱功(一) 写于2009-8-28 22:42
童声
我知道已经有很多人说过这个话题了,可是对不起我还是要说一下,实在是情不自禁。关于演唱,我的专业知识很有限。这里说的主要都是些个人感受。如果有专业人士看到有写得不妥的地方的话,请见谅了。
我说的唱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音质音色,二是表现能力。
MJ的嗓音,简直要用神奇来形容。听他说话轻柔的声音无法想象他居然有这样的歌喉。时而刚劲迸发,时而轻柔呢哝。柔则款款情深撩拨得人心尖儿肝尖儿一块儿颤,刚则震聋发溃声声泣血。听他的声音可以让你单纯地快乐,深切地伤感,怆然地寂寞,由衷地惊悚,认真地思考,热切地想哭,狂野地贲张。一切全在他掌握,就看他打算让你感觉如何。
MJ的歌喉是自然的乐器。
在MJ没有变声之前,他的童声当然是清澈纯净,但也极有力量,有着金属般的穿透力,又有丝绸般的细腻。在唱低音的时候会有一点真声的颤动。MJ的唱功又是一个奇迹。目前我看到过的他最早的演唱就是1968年Motown的面试片断。他边唱边跳,表演了一支James Brown的歌曲。他象通了电一样随着鼓点盘旋脚步,但他的歌喉不会错过任何一个音符,在乐句的启承转和之处流畅地用故作深沉的"baby baby oh baby"耍酷。他的演唱洒脱老练,让人难以相信他才10岁。另一段是1969年Motown时代的现场演出,他把介绍乐队和伴唱的兄弟们的串场词唱进了一首歌里,然后边说边唱边舞,落落大方地一个一个介绍过来,好像登台表演对他已经是小菜一碟了。怪不得Motown的时候人家说他是一个10岁的小孩有一颗45岁的心。不知他的父亲是怎样把他训练出来的。他的天赋仿佛从地球深处冒出的天然气,只要一颗火星就爆燃起来。也许父亲的皮鞭完全是多余的。
这个孩子可以突然攀上令人望而生畏的高音,比如<<got to be there>>的第二个乐句;或者轻轻松松唱完一连串能把人逼死的急促的乐句(<<Rock it Robin>>,<<the love you save>>)还能一边跳舞;或者在很高的音上周折盘桓好久突然奔向低音,并且不会唱破,比如<<ain't no sunshine>>。这是一首根植于传统blues的忧伤的情歌,但其中高超的技巧是歌手们喜爱的自我挑战。这首歌原唱是Bill Withers ,有无数人用不同风格翻唱过。童年的MJ的这个版本是我最喜欢的版本。。从幽怨的念白(you have wanted something, that you know you shouldn't have. The more you know you shouldn't have, the more you want it.)开始,用一声低吟拉开序幕,乐句如登山一样续贯展开,副歌部分百转千回,有许多难唱的半音阶和装饰音,最后音调高到可怕的地步,并且需要在高音和低音之间比过山车还快地游移。最后在诅咒般的撕心裂肺的叠句中结束。不到14岁的MJ用他的哼鸣把愁肠百结的情绪在blues音阶里慢慢铺开,轻松地扶摇直上,在高潮部分一并爆发出来,虽然这时候他可能连女孩子的手都还没牵过。
在我的个人喜好排行榜上名列第二的此阶段的歌曲是<<who's loving you>>。这首歌的原作者和原唱Smoking Robinson(也是Motown的元老和写作班子之一)曾说起过,MJ的这个版本是如此地受欢迎,以至于有一次他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唱了这首歌,别人还说他:“咦?你怎么学MJ唱歌?”这也是一首不容易唱的blues,第一句(When I have you)百转千折,还是清唱,音乐从这句的后半才加进来。MJ唱这句音色特别清亮。下面一句(I treat you bad and wrong)令人望而生畏地直冲上高音区。MJ不但轻轻松松地就唱上去了,而且收放自如。这首歌后半部有许多迷离的颤音,折射着失去爱人的悔恨和愁念。MJ的童声在这些音符中盘旋环绕,演唱技巧令人击节赞叹,高超老练的情感让人无法相信这是个11岁的孩子在表演。
大概不少人听过Maria Carey版本的<<I'll be there>>。那个版本唱得很深情,有点苦楚的感觉。MJ和Jackson兄弟们的原唱依然是我最爱的版本。在开头的段落中MJ的声音有点羞答答的,随着乐句的铺陈一点一点地展开。唱到"if you should ever find someone new, I think he might be good to you"的时候,那嗓音突然亮全了,就象玉石一样闪亮。每次我在黑暗中听这首歌听到这里时,几乎都能看到眼前浮现光感。然而下一句"cause if he doesn't, I'll be there",歌词是严肃的威胁,MJ却唱成柔和的款款深情。只有心地无比善良的人才能这样关切而淡然吧?这个11岁的小孩唱首短短的直截了当的情歌都能演成一出好戏。正是神奇啊。
MJ的童声维持得相当久。1972年他14岁时在电视节目中演唱的Ben,仍然是怯生生羞答答地开唱"Ben the two of us need look no more",是唱到高潮部分"'cause they don't see you as I do, I wish I try to...."时,高音对他来说仍然不是问题,而此时他的嗓音里开始有了成年时迷死人的细柔。和2001年MJ个人独唱生涯30年纪念演唱会上Billy唱的版本相比,我仍然还是喜欢MJ的演唱。Billy的唱功和嗓音都不俗。但这首歌唱的是一个孤独的灵魂,MJ带点怯生生的收敛的感情要胜于Billy那次奔放炫耀的表演。
成年--BAD
MJ变声很晚,而且持续时间很短,大约17、8岁就固定了成年的嗓音--迷人的百变无穷的高音,需要的时候也可以唱粗旷的低音。嗓音高亢的歌手不在少数,但MJ的声音是如此特别,以至于即使在一大群人的和声当中,只要稍一露头,就能分辨出他的嗓音。他能够象滑冰一样在真声和假声之间无缝衔接,有时候我都分不清他这是真声还是假声。如果把他的嗓音的质地和食物做联想的话,第一个跑进我脑海的就是刚出制冰机的土耳其冰激凌:清锐,柔韧,因为温度太低有时会粘着舌头,有着杏仁的若隐若现的香气,回味时才咂摸得到温柔的甘甜。
在他成年以后,MJ对自己的嗓音的运用更加游刃有余,能够表达极其激烈或者戏剧性的情节。在<<Bad>>这张专辑中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个人观点)。这张专辑中有8首歌是MJ自己写的。我无法想象如果只有作为歌曲作者的MJ而没有作为歌手MJ,这张专辑是否还会存在。他的演绎一些内容非常特别的歌曲。这样的歌曲如果换成别人来演唱,可能的结果是听众听不下去,歌手也唱不下去。
自从我20年前第一次听MJ的歌以来,就不断地听到别人说MJ的歌不好听,特别是<<bad>>这张专辑和<<bad tour>>里编排的那些歌曲。在我开始听<<bad>>的时代,最流行的音乐是港台歌手的情歌,其次是青春励志歌。那些成功歌曲常常是配器相对比较简单,有一个优美的琅琅上口的副歌部分,任何人都可以在卡拉OK里吼上一嗓子。歌曲的主题也比较单一,不用仔细听歌词也能知道歌手在唱什么。而且那时港台歌曲流行翻唱,给同一个音乐配不同的歌词,所以那些旋律单纯的曲子特别流行。
而<<bad>>里的这些歌曲狂暴(dirty Dianna)、晦涩(smooth criminal,bad)、阴暗(speed deamon)、愤怒(leave me alone,another part of me,bad),好不容易唱个情歌,还带大喘气和尖叫(liberian girl, I just can't stop loving you)。更有象<<man in the mirror>>这种歌,不是给想要娱乐的人听的,而是给想要思考的人听的。这种歌在卡拉OK放的话会杀死人的。所以在那个录像带都是奢侈品、音乐主要靠耳朵听的年代,和当时流行的欣赏口味下,难怪有人说MJ的歌不好听。
在我十几岁时,把这张专辑大概听过100多遍。如果你不熟悉MJ的音乐,那么一定要多听几遍,才能听出其中的妙处。<<bad>>看似粗砺,但实际上是一部精雕细啄的伟大作品。这张专辑中有许多歌是叙事型的。最典型的就是<<smooth crimial>>,不仅叙事,而且叙述的是恐怖、血腥和暴力故事。音乐在隐讳的心跳和阴暗的低沉的短短前奏中开始,MJ毫无预兆地一声尖叫引出了恐怖低沉的节奏。他用短促的带爆发的尾音的嗓音咬牙切齿地叙述了一个简短的暴力故事(...the apartment, left blood stains on the carpet.....you can see she was unable.....she was struck down, it was her doom)。要完全听清歌词绝对是个挑战。MJ把自己的嗓音打造成了一件乐器,在低沉的背景节奏上,这件乐器本身就在叙述故事,就象管弦乐队的表现。歌词成了他的嗓音揉搓的对象。在副歌部分,MJ压低嗓音急促地追问:“Annie, Annie, are you OK? Are you OK, Annie?”接着又用凄厉的高音唱道:"Annnie are you OK? Would you tell us, that you are OK",转身又是压低嗓音的绝望地追问:"Annie, Annie are you ok?"紧张的气氛逼得人无处可逃,眼看就要在暴唳的节奏中发狂。音乐终于渐渐淡去的时候我常常觉得背上汗都出来了。
这首歌的配器也相当精彩。基本的节奏上有许多奇妙的混音元素(例如有人在用高音喇叭喊叫,MJ自己发出的"te"声,尖叫声,等等)。
黑人音乐的一个常见元素是同一乐句用不同形式反复,追求自由和多变。在爵士乐、灵歌和blues中这种手 法都很常见。MJ的音乐中有很多根植于传统黑人音乐的特征,他和Quincy把这些手法用得很巧,制作完成的音乐听上去很新奇很震撼,但仔细品位下,那些元素和手法都可以在传统的歌曲中找到。所谓创新也许并不需要从荒漠上盖起高楼。传统音乐是肥沃的土地,就看你怎么去耕种。
另一首叙事的歌曲是<<speed demon>>。这首歌唱了一个彪车的人和警察的追逐。机车族的标志性音乐最典型的是重金属硬摇滚。这首歌有重金属风格,但本质上还是blues成份多。这首歌的基本节奏就象闷雷MJ的嗓音再次出现在基本节奏中。我狂爱他的"啾"和"哦"和成的鼓点声。好玩的是,彪车人和警察的唱段都是MJ自己演绎的。这首歌也是他压低嗓门在唱,音色阴暗,如同雷暴来临前沉重的空气。他反复咒念着警察的警告:“pull-off boy and take you ticket right”,然后如同游戏般揉捏着唱词,一会儿把"pull-off"这个词变成三个音节的鼓点,一会儿又把这个乐句的尾音飘来飘去地变奏。他的节奏感真是无与伦比。MJ很擅长把歌词变成节拍,把他的歌声变成乐器的演奏。(这首歌的MV的创意很有趣,以后再说)。
如果我告诉你说威胁也能唱成歌,现在的孩子们大概马上会想起那些貌似凶悍的Rap歌手和言辞粗鲁的Rap歌曲。但是第一个奔进我脑子必定是<<bad>>。这是不说粗口但能表演得强悍霸气的最高境界。那一声"the whole world has to answer right now and tell you once again"后停顿一下然后用气声质问的“who's bad?”让我狂爱。换了任何其它歌手,这一声必然是强音吧?这句既是歌名主题,也是整曲的点睛之笔。但是MJ居然用气声。这一声平衡了前面整首歌的戾气,仿佛他觉得唱到这里你也该明白他要问什么了,所以这一句反而可以轻轻地唱出来,量你也不敢说我没听见吧?这首歌的主旋律很难抓,副歌音又高,歌词很多而且节奏很快。他嗓音的爆发力和持久力在这首歌中发挥得如鱼得水。他的<<beat it>>和<<thriller>>有人翻唱,但<<bad>>在我印象中似乎没有人翻唱过。在此又想起一句别人的话:翻唱MJ的歌,结果要么是奇迹,要么是灾难。翻唱<<bad>>必然是雷雨一样狂暴的灾难吧?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