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hijin2002 于 2010-11-12 15:02 编辑
【第一回,说观点】
前几天,有位朋友告诉我发帖必须要有价值、要有意义,这让我顿时感觉鸭梨大得吃不下。
经过这几天的咀嚼,这个鸭梨我终于吃完了。这是我几天来的第一个主题帖,欢迎各位能听进去我一些观点的朋友,坐下来读一下我的一些话,我想或许你们会有一点点的收获。
观点:
Sony错了吗?没有,他们想发行有质量的专辑。
歌迷错了吗?没有,他们想听到MJ的声音。
我知道很多歌迷都期待听到MJ的声音,甚至觉得是不是一首正式歌曲都无所谓,只要MJ在那唱就可以,就表示买账。但是我觉得这个观点太偏了。如果Sony真的只是发了这些demo出来,那才是真正的欺骗。demo就是demo,它永远只能成为完成正式歌曲这个过程中的一个素材,正式发行级别的歌曲有自身基本的要求,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些哼唱的东西就叫歌曲,不管这个哼唱的人是MJ,还是上帝;不管这个demo在很多人听来是不是“已经很好听了”。如果Sony真发行了一张全demo的新专辑,那时候才是极大的笑话,绝对会遭到其他公司、其他音乐人、全球乐迷的强烈鄙视,同时,那也无疑是砸了MJ这块金字招牌。
音乐就是音乐,它本来就是一个团队合作的产物,如果一个MJ便能完成所有专辑,那么也没有必要邀请那么多其他岗位的大师去共同创作音乐了,更不会有那么多爱音乐的人投身于这个行业了。 我很喜欢的音乐人李宗盛在自己的LIVE SHOW上面说过这样的话:“我很自豪我一直身处幕后,这么多年来所有让我感到钦佩的、尊敬的、有才华的人,大部分都来自于幕后。音乐行业是一个伟大的行业,只有努力的、勤奋的、懂得付出的人才能够出头......”所以,请大家尊重音乐人,特别是那些还曾经和MJ合作过那么多张专辑的音乐人,他们绝对不是你们去谩骂挖苦的对象。
我认为,sony发行《Michael》的最大杯具无疑就是主角没有了。不能像犹如Linkin Park那样的大腕发表声明对自己的歌迷说:“这张新专辑《a thousand suns》是我们的实验性概念专辑,我们不能保证你们听到的是你们以前喜欢的LP。”录音室专辑有录音室专辑的特点,更有艺人自己想表达、想传递的概念,而MJ更是如此,他每张专辑都有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但《Michael》不行了,没有人能传达MJ的概念,也无法传达。所以它只能是中庸的、平稳的、总结性的一张专辑。比如它选择的专辑名、专辑封面。如果非要问“要是MJ在会怎样怎样...”之类的问题,那么确实没有办法解释,因为现实就是现实,他不在了。
毫无疑问,《Michael》无疑是sony为了商业推出的,但更无疑是对我们这类歌迷送来的一份需要钱买,但乐意买的礼物。我知道看这个帖子的很多人不会比我对期待听到久违的MJ音乐的热情低。这份心情,不理解的歌迷你们需要尝试着了解。
我同意某Boss的一个观点,MJ现在的音乐就像石油,很珍贵,开采掉一点就少一点,永远没有办法再生;大胆的说,MJ甚至已经没有太多经典的作品保留下来了,现在Michael Jackson只能“被”制作出来。
当然我希望上面的假设不是真相,但谁又拿得准呢?真的,论坛的歌迷们,请你们好好珍惜MJ的东西吧,也好好珍惜MJ这次专辑的发行,由于中国的国情和MJ已经离开的事实为前提,我们每个人在人生中经历这样的过程的机会不会多的......
====================================
【第二回,讲知识】
我不清楚有多少歌迷懂得音频制作的流程和原理,我想献丑尝试在帖子里讲讲音频制作的原理,希望对你们理解《Breaking News》从demo混音成正式版本有所帮助。
我手上有一款现成的软件,虽然专业的制作人不是简单的靠一款软件来制作,是靠一套价值不菲的系统,但由于原理都一样,我们就拿它来做示范。
一,整个界面简单分为两个区域,“编辑区”及以外的“音频轨道区”。
“编辑区”我们无视它。只关注“音频轨道区”
首先我们把《BN》的原始demo放进音频轨道。由于录制demo的时候,同样有配乐,所以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提取干音”。
二.通过技术手段,我们将原始Demo中的“干音”和“配乐”提取,完成后分成两个轨道。“配乐”轨道没有用了,我们删除掉。只留下“干音”。
三.在“干音”的基础上横向叠加各种蓝色线框表示的“后期混音”。
为了简单明了,后期混音简单分为三种:“全曲旋律”、“细节效果”和“和音”,分别用1,2,3来表示
当然一首歌的混音叠加是非常非常复杂的,我们这里只是起到演示作用。
好了,一首混音大致在“原理上”我们就完成了。哈哈,囧。
这个时候各位朋友就能清晰的看到:
1.“干音”部分是MJ的,也是贯彻始终的。
2.“细节效果”和“全曲旋律”都是音乐作品必须的。
3.“和音”是根据一个作品需要与否决定的,可以是歌手本人来和,也可以是其他歌手来和。这样的例子我就不举了,常识。
所以,《Breaking News》是否属于MJ的作品,关于取决于“干音”部分是否属于MJ。
当然了,你们也可以不同意sony的说法-----《BN》是由MJ以前录制的demo混音而成的。
你甚至还可以说《BN》里面的“干音”是由MJ和那位伴唱歌手两轨合一轨,糅合而成的.... 不过我可以明确的答复这个观点的朋友,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手法,这压根儿不符合音频制作的基本原理。而且没有任何人会用这样奇特的方式去制作音乐。
====================================
【第三回,举例子】
这一回主要想让大家知道,demo经过混音后,真滴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举一个大家都听过的例子。
这是《Thriller 25》周年里面发行的单曲《The girle is mine 2008》收录的一首demo----《the girl is mine》。
请听。
这是经过混音完后的作品。再听。
是不是完全翻天覆地了?
好了,这个贴接近尾声,我再给大家听一首歌。
我们都知道《BN》是07年录制的,而同时期录制并正式发表过的作品只有《WANNA BE STARTIN‘ SOMETHIN’ 2008》。
我们来听听这首歌曲里面MJ的唱段。1分40左右开始的。
是不是MJ的声音像外面包裹着一层什么东西?是不是不像以前那么清晰和高亢? 体会下我想表达的意思,这个不好词汇描述。
我只能说这种感觉和《BN》非常像,都是加了混音的某个特效后的结果。(这也是音频的知识)
当然《BN》和《WBSS2008》里面加的音频特效肯定不是同一种,因为时代在进步,因为技术手段不同,更重要的是制作人不同用的效果自然不同。
====================================
好了我的话完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