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艺人:清风乐队
唱片:上海爵士
厂牌:John Huie/EMI
发行:2005/1
试听
[Wmv=400,70,0]http://wma.globaleg.com/1015-01-shanghai_jazz_-_the_love_you_can_not_get-msc.wma[/Wmv]
得不到的爱情
[Wmv=400,70,0]http://wma.globaleg.com/1015-07-shanghai_jazz_-_avalon-msc.wma[/Wmv]
阿瓦隆
曲目
01 得不到的爱情
02 给我一个吻
03 鸡尾酒
04 你听到的歌声
05 相见不恨晚
06 奇异的爱情
07 阿瓦隆
08 今宵多珍重
09 夜上海
10 茉莉花
11 我要你的爱
12 情人的眼泪
专辑下载点此
以下乐评转自Fm974:
谁说中国缺少爵士乐的土壤,谁说东方人不适合玩爵士,有些问题早在七十多年前就有了现成的反驳,与国际化同步的“摇摆”(Swing)脉搏加上江浙市井巷坊流传的爽朗小调,在霓虹灯的映照下,一切变得既多情又妩媚,既忧怨又快慰,是爵士乐让当时的上海变得分外的艳丽迷人和风情万种,不信?没有爵士乐多年的上海,尽管街市轮廓仍在,可是总是少了那么一丝能要人命的丰韵。如今虽然高架桥上的奔驰替代了霞飞路上的黄包车,但黄浦江水的灵魂却依然用多年前的语言提醒着文化的延续和再生,沉睡多年的爵士乐终于醒来,东方明珠塔的巍峨也许一瞬间让它找不到北,那么就从断裂处开始,先重温、先复制、先输血,然后再筑。
还是来自悉尼的许汝(John Huie)来承担这个东方化的使命,这也符合上海兼收并蓄的文化特征,来自哪里不重要,只要它能让这个城市增色添彩就好。一支名叫“清风”的大乐队也忽之欲出,乐手出乎意料的年轻,仿佛一夜之间顿悟而生,其实这一切只能用血液来解释,骨子里的传统一旦筑就必然很难改变,从当年百乐的金杰米(Jim-Myring)到如今的任宇清,就好像中间没有发生过什么一样的顺其自然。
音乐还是“摇摆”的,而歌声却是绝对的中国、绝对的上海,甚至是绝对的近代,郑芷骁的《得不到的爱情》甚至连气息和咬字都像极了姚莉,可能就算是作曲者姚敏复活,也会误以为自己的亲生妹妹在吃了回魂丹后重回舞台,还是他的作品《鸡尾酒》和《情人的眼泪》,到了张乐这里也许依然难以让他辨别年代,那种风霜、那种洒脱、那种从容,完全是古典的、反现代的,听此两曲,直叫人的心境瞬间平和。当然有一个声音肯定是能听出来的,毕竟那个时代的上海爵士歌手几乎清一色的为女性,于是当男声出现时,就更给这张复古的专辑增添了一份活力和动感,《给我一个吻》和《我要你的爱》虽然也有过罗文翻唱的先例,但罗文更多还是用中性的处理重述了原曲的风情,而赵可则把百乐门嬉戏的浪荡公子应有的不羁和轻挑传神的再刻出来,虽说是给老曲加上了新唱法,可不经意间却还是重新回归到从前,所以说这就是因袭,这就是难以更换的血液。
乐手的表现还是只能用精致和传神来形容,印象中那个时代也没出过什么太有名的琴师和匠人,到了如今,基本还是只能用达到标准的手法来演绎出“摇摆”的风情,要知道真正的爵士乐大师都是些不完美、或有残缺的怪人,而在这张专辑里的乐手还是太一本正经、太纯净如水了,所以只能给我们这样一份复古的甜点,而无法泡制出一杯苦却能让人疯狂着迷上瘾的咖啡。还有一个问题算是这张专辑小小的暇疵,就是制作人许汝也许太想将东方的味道融到爵士乐的氛围里,所以搬出了二胡、古筝和琵琶等大量的中国民族乐器,可惜他也犯了浮躁的毛病,在一切还没彻底之前,太早的融合反而会显得突兀和不自然,如《相见不恨晚》里的琵琶初听觉得多余,再听就显得有点累赘了,而当专辑最终停格时,你能想起的也只有单簧管、萨克斯、小号和电钢琴这些西洋乐器,这也说明强塞进去的东西终究还是太勉强了。当然一切既然已经承继上了,那就算是启航了,也许这就是让大上海的华彩夜章重新在乐声中娥娜多姿的一个开始,从此后老百乐门的爵士乐也真得可以放进历史,而不必再和后辈们争宠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