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3-16 23: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ei.jasmine 于 2011-3-16 23:44 编辑
以下是我在本论坛某个帖子里的回复:
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2271年前,秦坑杀四十余万赵人,至赵国无壮丁;三国末期,连年兵燹,中原由近六千万人口降至千里无鸡鸣的八百万左右;蒙古建元,江北千里赤地,废池乔木,苏鲁豫冀人口十减七八;清军入关,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仅扬州便有八十万尸骨。今天,我们还要求秦、魏、蒙古、满族道歉吗?
有人会说,上述屠戮现在看是内部问题。那好,汉李广利全歼大宛,隋炀帝三征高丽,成吉思汗及子孙欧亚屠城,两伐日本,乾隆讨尼泊尔、缅甸、越南、新疆,如今,也需要道歉吗?
中日史上发生过四次大的战役,一是唐高宗时发生在高丽的白江口之战,大破日军,其后的和平维持了约九百年,日本视华夏为宗主国。其间蒙古灭宋,“日本古倭,知大宋失国,举国茹素”,由此可见中国在日本心目中的地位。第二次战役发生在十三世纪,严格讲,是日本不认同元代宋,忽必烈要求日本朝贡而不得,联合高丽两次发兵日本。第三次战役是在十六世纪的明朝,丰臣秀吉不满明政权给予日本的番邦地位,以朝鲜为主战场,海岸线倭寇配合,结果以日本失败告终。第四次战役以甲午海战为序,持续百年。
天下事无外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循环。中日邦交由来已久,自汉至唐,中华以“倭”号日。有唐一代,遣唐使不断来华,鉴真东渡,宋朝时期,日本以藩属自领。日本一直仰慕华夏文明,诗文茶字乐衣舞政经包括建筑园林,处处学习。新中国成立后,1972年建立外交关系,中国放弃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在邮票上都能看到中日友好的证据,“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愿景,借八次邮票的发行以国家名片的形式进行了鲜明表达。
自1979年,中国接受日本的低息贷款和无偿援助,三十年共计约2248亿元,其中约百分之十是无偿白给。除资金支持外,日本为中国提供大批志愿者、专家,支援中国的文化、教育、卫生、环保等领域,如北京地铁一号线、北京首都机场、武汉长江二桥、北京到秦皇岛铁路、石臼港和兖州到石臼铁路等项目,跟日本资金和技术援助密不可分。
以2000年为例,各国政府开发援助,日本是对中国的最大援助国,占61.2%。
我们都长着两只眼睛,一只看到外面,一只审视自己;我们也有两种眼光,一种盯住历史,一种展望未来;我们还有两片眼镜,一片黑色仇恨,一片忽视友谊。
下面是人家的回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