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5-26 10: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at2009 于 2011-5-26 11:06 编辑
发现楼主把标题改了
俺来正楼,说“颤音”。
在音乐里“颤音”,是指一种专门的发音技巧,需要经过多年,严格的训练。
所以在MJ作品中,找到“颤音”,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相反,那是MJ 演唱水平的标志。
至所以卡西欧歌曲会被人诟病,是因为他们是一些“坏”“颤音”。如果这些作品不是MJ的,那么很简单,那个唱歌的人,学艺未精。但如果是MJ,我只能冒昧揣测,MJ当时身体,出了比较大的问题,以至于他无法平稳的把握气息。
(但如果是后者,为什么一定要选MJ身体状态、录制场地都不好的作品呢?而且一选还是三首。要知道这种“坏”“颤音”在MJ 几乎是非常罕见的。我们可以在法庭清唱中,或任意被发现的偶然随口清唱中,都没有出现这类问题。——这个歪楼了,不做进一步讨论。)
说回“颤音”
百度中有一篇“声乐爱好者如何获得歌唱中的颤音 ”文章,很好解释了“好颤音”标准,以及学艺不精时会出现的情况,大家可以对比卡西欧家歌曲以及MJ的其它歌曲看看:
其二,有意识训练,从不自然到自然——逐渐形成。
在初学声乐阶段,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若仍不见颤音出现,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方法,例如从最自然的中声区开始选用: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7 1 1 — — — |||
啊 ----------------------------------------------------------------
采用这条练声曲应掌握前部分慢、后部分快的练习方法(也就是由慢到快的方法)。先矫枉过正、有意识的“摇唱”再过度到自然的颤音,即要有一个从不自然到自然的过程,仔细体会颤音的感觉。声乐老师在教学中,也可用左手作出小提琴揉弦的动作来提示学生。学生的头脑中也应时刻要有唱出颤音的意念。同时,注意咽壁前的软腭肌肉要有所活动,控制好7与1的半音关系。最后的“1”延长时,声带与口腔内的软腭肌肉群要适当放松,气息吹动声带产生出的震动频率不能太慢,慢了就有“摇”的毛病,频率过快又会出现“ 抖”的毛病象——“羊叫的声音”。
总之,训练声乐初学者的颤音问题不必太操之过急,应该顺其自然一些。但又不能“放任自由、不闻不问”,要采用一些训练手段。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练习,一般都会卓有成效,会使我们的歌声更加完美、更加动听。
**********
不是撞击...是波动...(你想想风吹过稠带的样子)
"正确的颤音是气息在颤,是气息作用于声带的一个自然现象,并不是喉结弄出来的"这句话其实是一个美国的声乐老师说的,她教爵士和流行演唱,是美国伯克利音乐学院毕业的
而且在意大利传统的美声唱法里,颤音的说法有3,一是讲波动,就是上面所谓的"是气息作用于声带的一个自然现象"任何一个好声音都是有波动性的;二是讲颤音,是有控制的颤动动,但是美声里讲究的是气息控制,是横膈膜控制气息在颤,完全没有说是喉头在动的;三是讲抖动,最形象的例子是孙楠当年唱不见不散的高音的颤动,那是抖动,是嗓音力不从心的一个表现...
在流行唱法里,是最讲究自然的,所以说控制的越少越好,更接近于波动一些,可以听一下西班牙歌王JULIO IGLESIAS,就会明白
至于喉头,美国的声乐大师塞斯说过"喉头要放松而稳定"...(SETH是SLS的创始人,欧美有好多大牌流行,乡村,爵士,索尔歌手,还有好多百老汇著名演员都是他的徒弟)
对了,忘了说,还有一种颤音,就是京剧那样,是音高周期性变化
*****
PS:上文中提到的美国的声乐大师塞斯,极可能也就是MJ音乐老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