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年7月31日,《青年报》记者前往延安东路29号排练场地对挥汗排练中的MJJSH部分演员进行了采访,并于8月5日刊登了介绍我们庆生活动的文章以及演员们排练的照片。
夜深了,昏黄的路灯点缀着静谧的夜晚,在一栋古老的建筑里,一群年轻人正随着音乐激情起舞,他们穿着宽松的T恤,顶着毫无修饰的素颜,在既定动作完成后随性发挥,音乐停歇的片段,彼此调笑着,打打闹闹。
这本是一群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来自天南海北,从事三百六十行,他们之间唯一的纽带是共同的偶像——流行音乐天王迈克尔·杰克逊(下文简称MJ)。他们也并无舞蹈基础,全非专业人士,无不从模仿开始自学成才。连续几年,他们都会自导自演一出大型演唱会向偶像致敬,今年8月21日又是重聚这场盛会的日子,演出的名字被定为“Revival(复活)”。
自导自演 牺牲业余时间全情投入
“Justbeatit,beatit,beatit……”偌大的舞蹈室里,音乐震耳欲聋,斌斌正全情投入于自己的表演,他扭曲着脸庞,恶狠狠地“踩”向自己的同伴,演绎着“拳打脚踢”的狂躁感,即使排练过无数次,伴舞的“演员”们还是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跳得汗水淋漓,氛围却始终是轻松愉悦的。
斌斌已经记不起这是第几次跳MJ的舞蹈。4岁那年,他爸爸国外的朋友送了一盒MJ的录影带,模糊的印象就此根植。念书的时候,斌斌耳机里每天反复播放的永远是MJ的音乐,那时他开始模仿MV里的舞步,痴迷黑白色系,卖力学习英文。“MJ已经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斌斌说得很诚恳,无论是价值观,还是对自然与人的态度,无不深受MJ的影响。
1984年出生的斌斌从事广告行业,本就忙碌的工作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几乎吸干了所有业余时间,他笑着说,“我肯定不是宅男。”在MJ上海歌迷会里,斌斌属于“逼近专业水准”的一类,每逢朋友结婚,他的模仿秀必然成为保留曲目,在歌迷会自办的音乐教室里,斌斌负责教授声乐,自然,他从不会缺席这台向MJ致敬的演唱会。“大家都是有工作的人,抽时间来排练,其实主唱不算辛苦,辛苦的是群舞演员。”周末的晚上,舞蹈室陆续来了20个人,斌斌告诉记者,大部分参演者都只是普通迈迷,毫无声乐和舞蹈基础,即使会跳舞,也只会跳MJ的舞。一台3小时的演出包涵很多章节,既有歌舞表演,也有剪辑过的视频回顾,比起主演,群舞演员一人要搭配好几个章节,排练的时间比别人更长,着实不易。
2009年的8月29日,演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300多名迈迷聚首观演,为了纪念他的离去。此后,这台歌迷自导自演的演出开始越发专业,从编曲到排舞,从视觉到音响,迈迷中的专业人士纷纷跳出来贡献自己的智慧,为了让演出更加完美,团员们不知要“头脑风暴”多少个来回。
本月21日晚,这场演出将在MaoLivehouse倾情上演,演出的名字寄托了每个迈迷的情感——Rivival。
协调配合 力争每个细节都能完美
演出前的每一天都是紧张而忙碌的,作为歌迷会的“老大”,“星空”的手机开始异常忙碌,这个不在台前只在台后的姑娘甘于默默奉献,“虽然协调一场演唱会真的太琐碎太麻烦了,但还是很值得,也很开心。”
事实上,这台演出的“海选”从5月份就开始了,热情报名的粉丝太多,真正上台的却只有一小撮,安抚工作也压在星空肩头。一旦开始筹备演出,各种专业细节和协调工作也让做HR的她累得够呛,濒临崩溃的时候也想过,“干吗要做会长呢?”但其实,上论坛、群聊、知晓大家的动态已经成了她生活里的一部分,“休假的时候一天不上网就会很难过,不知道大家都在干吗。”
会长如此敬业,会员们当然更加卖力。由于场地限制,排练通常被放在晚间6点之后和双休日的晚上,为了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大家一练就停不下步伐,甚至排到深夜凌晨。“去年829的演出我也参加了,今年和家里人商量好了,每周一次排练。”“孩子他妈”朱莉箐笑着告诉记者,自从去年加入了歌迷会,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她这个“毫无基础”的人也开始手舞足蹈,和大家的相处也丝毫感受不到年龄的距离。“我们在一起都是想说什么说什么,就像同龄人。”
“水流星”则是颇有天赋的后起之秀,只演过一次就被主演们撺掇可以做“王牌配角”,希望他多揽些“戏份”。“我太懒了,就随便跳跳。”自言总是“临时抱佛脚”的他在别人排练的间隙对着镜子不断练习,举手投足颇有架势。
“MJ虽然走了,但是我们希望他的音乐能永远流传下去。”斌斌道出了很多迈迷的心声,即使已然故去,这位流行音乐天王对热爱他的人而言依然是天使,是光芒,他们愿意为爱而聚,将这份快乐和热情传染给熟悉或者不熟悉MJ的每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