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帖
直到86岁高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依旧操持着一份没有退休期限的工作——英国君主。
6月3日,她登上泰晤士河上的王室游船,迎来自己登基六十周年的庆典活动。
女王的背已经显得有些佝偻,登船的时候双腿微微发颤。尽管当天的雨下个不停,但她坚持不打伞,在船头站立了近3个小时,一路保持微笑,每隔一会儿就扬起右手,向两岸民众挥手示意。过去60年里,这同样的站姿、笑容和手势,她上演了无数遍。
加冕桂冠时,伊丽莎白二世郑重宣誓“我将终身为英国和英国人民服务。”那是1953年,她27岁,英国历史上,君主加冕仪式第一次通过电视现场直播。她所立下的誓言传到了世界各地,英国媒体将肤色白皙、轮廓分明的她描述为“魅力四射的童话女王”。
在奉行君主立宪制的英国,君王统而不治,并无实权,年轻的女王深知这点。“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我可以把全部身心和热诚奉献给这个古老的岛国,奉献给这个国家的所有民众。”在1957年圣诞节的电视致辞中,女王这样说道。
在一些人看来,伊丽莎白二世天生适合掌管王室。
刚刚登上君王宝座时,一向光彩夺目的伊丽莎白也曾遭受挫折。一名贵族公开批评她的演讲风格就像“一个自命不凡的小女生”。可没过多久,女王就证明了自己的沉着老成。
出访加拿大魁北克省之前,媒体大量报道当地极端分子正策划谋杀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毅然冒着危险,按原计划出访。刺杀并未发生,但当她抵达蒙特利尔时,一场骚乱却突然爆发。面对近在身旁的暴力,她表现得“冷静而有胆量”,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更惊险的情况发生在一次皇家军队阅兵时。当穿着一身鲜红礼服的女王骑着黑马走入林荫大道时,围观人群中的一个年轻人举起了手枪,近距离向女王连发6枪。女王极其镇定,牢牢抓住缰绳,控制住了自己的坐骑。一切有惊无险,警方发现打出的只是空弹。女王的泰然自若和良好骑术一时广受赞誉。
面对国内外的突发灾难,她总是在第一时间献上悲悯的慰问。美国“9.11”事件后,她公开发言说:“悲伤是我们为爱付出的代价。”
2005年伦敦地铁发生大爆炸,导致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女王很快发表声明安抚民众:“这些暴行只能增强我们的团结感、人道感和对法治的信任感。”
如何着装打扮也成了她扮演好“君主”这个角色的重要部分。她喜爱优雅的蕾丝手套,颜色明快的裙子套装,配着羽毛、花朵甚至铃铛等装饰的宽沿帽子,搭配风格数十年如一日。
“对新潮和时尚,女王不是特别热衷,她最感兴趣的是怎样运用衣服和配饰,让人们一眼就能认出她是英国女王。”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馆长安特鲁•博尔顿说。
过去34年,她聘用同一位帽子设计师,无论颜色与装饰如何变化,帽子的边缘总是微微上翘。她要保证,公众可以看清她的脸,而帽子又不会被大风吹跑。
她所穿的每一条裙子都必须过膝,裙子的重量被精确计算,以防止裙摆被风掀起。
她总是随身携带一个轻便的手提包,每个包的款式都几乎一致,盒子状,短提手,包上偶尔配有金色的扣子。
这优雅而谨慎的风格久而久之成了让人过目难忘的标志。“就算是小孩也知道她是谁。仅仅秀出这一套服饰,人们也能认出是她,她的脸几乎都不用出现了。”品牌运营师山姆•沙意德打趣说。
尽管近年来她身材渐渐走样,但顶级时尚杂志Vouge依然将她列入“世界上最迷人的前50位女性”,一同入榜的还有超模凯特•莫斯、娜奥米•坎贝尔等。
她终其一生都在维护英国王室的完美形象,努力让历史悠久的王室不出任何“丑闻”。在她登基前夕,她的妹妹玛格丽特公主计划与一位离异男子成婚,伊丽莎白听闻后婉转地让她“缓一缓”。多年以来,英国媒体不断报道飞利浦亲王的“风流韵事”,作为妻子的女王从未作出任何回应,极尽包容。
1992年,女王的3个孩子相继经历婚姻破裂,白金汉宫多处失火。在后来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女王极少有地流露个人感情,称这一年是“可怕的一年”。
在81岁这一年,历来被外界认为保守谨慎的女王毅然开始革新。她废除了王室收入丰厚,却无须交税的传统,宣布王室将“自愿”就个人收入交税。
一向避讳媒体的王室还开始使用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站。如今,英国白金汉宫已经安装了浏览这些网站的电脑,并由一名传播官员负责统一监控。
前不久,英国《卫报》的民意调查显示,69%的受访者认为如果没了女王,“英国将变得更糟糕”,这是该项民意调查自1977年开展以来录得的女王最高人气记录。英国首相卡梅隆赞誉女王做了一份“了不起的工作”,还形容她是“100%的专业和投入”。
“她带来一种国家稳定和团结的感觉,她是一个全国人民都可以认同的人,无论你是工党,保守党,自由民主党,还是没有任何党派。”卡梅隆说。
登基60年以来,伊丽莎白二世迎来送去了12位英国首相,签署了3500个法案,目睹着英联邦版图的不断变迁。
曾有人问女王,“你人生中所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女王只是淡然地回答说:“参加仪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