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两天,去看了一部据说是继《无间道》之后十年来最好港片,可能因为抱着很大希望去的,结果大失所望。就算是里面有我最爱的梁家辉,也雷得我靠在椅背上半晌动弹不得。情节各种拧巴不说,人物各种苍白不说,当我看着电影里两个人格全无缺点堪比洪长青的港府高官双手相握,好似红二红四胜利会师,香港的治安全靠你了,就有一种想吐的感觉,如今的港片,是真正已经把自己的魂都丢了。
港片的魂是什么,是各种对人性的妥贴安置,就算是无厘头的搞笑片,你也能看到周星驰对小人物的悲悯,回忆一下作为一个港片忠实拥趸,成长期经历了多少港片,那种情结在“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片头曲里就已然种下,再大一点,已经懂得去录像厅看香港电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港片最繁华的年代里,二周一成(周润发、周星驰、成龙),刘德华、张国荣、梁朝伟、梁家辉、张曼玉、李连杰、梅艳芳、关芝琳、李嘉欣、张敏、郑裕玲都是心中所爱,九十年代的录像厅生意异常火爆,葵花子、劣质香烟充斥的黑暗肮脏的小房间里,那一张闪亮的银幕是当时年轻人全部的心灵寄托。港片正逢盛世,被九十年代的内地青年们盗个正着,反正什么片子都爱,无厘头搞笑片就笑一场,武侠片就惊心动魄一场,黑道片就豪情万丈一场,文艺片则柔肠寸断一场,毫不夸张地说一切的文艺爱好皆因此而起。
只可惜风水轮流转,九十年代中期,电影世道开始凋落,无片可开,港人纷纷北上,转入内地捞金,但奇怪的是港人到了内地,就好像中了迷魂药一般,往日的鬼马奇思短衣襟小打扮与无声处惊雷的创造思路竟然从此不见,制造出了无数烂片。其实港片粗制滥造是传统,从前邵氏开片七日鲜(七天拍成一部电影)也很常见,但就是在这种狂轰滥炸的烂片里你也偶尔可以看见各种灵光一现和神来之笔,香港电影人北上最可悲之处是发扬光大了它的坏,粗制滥造临时起意飞纸仔,却没有继承它的好,那些对人性的体谅,对自我的张扬,对黑暗的冷冽嘲弄,已全然不见。
能怪谁呢?要赚钱啊,要上片啊,要顾及各方利益啊,于是你可以在所谓的十年来最好的电影里看到背后导演对内地市场的顺从,对审查的刻意讨好,当港片的结尾拍成胜利会合的主旋律片之后,心中的悲凉竟是无处可说。更让人悲伤的是,二十年过去了,票房最能卖的依然还是两鬓斑白的刘德华、梁朝伟、梁家辉……甚至连最不会演戏的郭富城也在现下的港片里屡担重任,我问身边的南方著名资深娱乐编辑:“为什么老让郭富城演主角?他演技挺一般的啊? ”
娱编答我:“没人了呀,香港这个年纪这个扮相演技还凑合的男主角哪里还有人呢? ”
是啊,还有谁呢?张国荣自杀,周润发捞金,刘德华生女,梁朝伟自闭,钟楚红守寡,张曼玉收山,梅艳芳得癌去世……时代的巨轮已然轰隆隆开过,往日繁华只剩下微末的痕迹,注定是什么都留不下来的吧,而我们这些情迷港片的闲杂人等,也唯有在深夜翻出一碟《纵横四海》消磨,以解此万种闲愁了。
娱评 转自东方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