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2-14 09: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惶恐的喘息、强大得包容一切的节奏、纯净却狂怒的嗓音、无情的嘲弄,这便成了Is It Scary这部看似荒诞的作品。
只有结尾处凄美至极的钢琴声才揭露出诡异外表下那个重伤的灵魂。
他——Michael Jackson,无疑是很多人心中的魔鬼,或是自我沉沦的天才——单是那张魔鬼或天才一样憔悴的脸就让很多人敬而远之。于是,他在心碎和愤怒的同时,带着极大的讥讽轻问:“Is It Scary?”像是嘲弄,像是质问,但又带着一种悲伤得只剩笑声的无奈。
但人们在这一切之后,应当看到曾经的Michael,那个曾经如彼得潘般单纯的Michael。从Off The Wall中无拘无束的男孩,到Thriller中神秘的少年,再到BAD中的狂野不羁,到Dangerous中的唯美而魅惑,他是那样毫无芥蒂地张开双臂拥抱每个人,眼中是孩子或动物那样的单纯。他是一个以爱的名义诞生的天使,用歌声召唤世界的和平。
然而1993年,天使折翼。Michael因莫须有的罪名成了众矢之的。从那时开始,他逐渐变得孤独、脆弱和不堪重负。虽然Michael一直谣言不断,观看开颅手术、睡氧气舱、买象人骸骨、养黑猩猩,还有他对童年那令人不解的眷恋……但93事件的爆发是几近致命的。 Is It Scary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诞生的。
现在应该把目光转向作品本身了。
音乐开始,一声沉重的节奏破门而入,紧接着是压抑得透不过气的喘息。深不见底的黑暗中,Maestro的低吟如鬼魂在你耳边窃窃私语。一幅阴暗的画卷铺陈开来:华丽而空旷的古堡内,乌鸦在暗影中不时哀鸣;大厅内、床板下、楼梯上,鬼魂无处不在;黑暗中隐约的心跳似乎随时会攫取人的灵魂……那神秘的歌声中夹杂着彼岸的钟声、不安而略带恐惧的气息和鬼魂的心跳,似是召示着一场噩梦般狂欢的到来。
但第二乐段的主题不是恐怖,也不是狂欢,而是一种奇异的忧伤。沉重的节奏悄然褪去,只留下Maestro纯净的声线在夜色中泛着隐隐的伤痛。Maestro,这个生活在现实边缘的鬼魂,并未像往常那样炫耀自己的才华,而只是向人们轻声发问:“我真的很可笑吗?但我只是困惑,我真是你所认为的那种魔鬼吗?……”此时的Maestro一方面是鬼魂,为公众轻信谣言而无比愤怒;但另一方面,谁能说他不是个迷途的孩子呢?他割舍不下童年,人们却说他怪异;他关爱孩子,人们却说他恋童;他渴望怀抱,人们却弃他不顾——只因为,他与众人不同。由此看来,第一段中的恐怖环境,是他给人们的感觉,更是人们亲手为他建成的囚牢。
第三乐段是如此真切地演绎了Maestro的挣扎与痛苦,以至于旋律与节奏的结合产生了一种类似核聚变的效果。强大得摧毁一切的音乐飞速地炸裂开来,让每个人的身体和心灵都为之震颤。Maestro歇斯底里地嘶喊着:“Am I scary for you baby? Is this scary for you?…”
(但MV里并未正面表现这一点。没人能比MJ更理解这音乐,我猜想也许MJ不想太多暴露自己的内心,特别是在银屏上)
接下来的旋律是一二乐段的重复,但歌词却透露出更多信息:“我会成为任何你想看的东西,所以你向我奔来,来看那怪异的表演出现在你面前。我感觉到鬼魂的存在,现在它在我身上游荡,亡灵在暗夜中起舞。但如果你愿意追寻真相和实情,一切都只隐藏于一颗孤独的心中……戴着假面的心灵,遮掩着伤痛的灵魂,你所见的并不是真正的我。你几乎无力的辩驳,像面镜子般反映出真相,看那真正的恶魔是你!——我对你来说真的可怕吗?”
值得注意的是,Is It Scary的结尾并不像它的主题那样张扬,也不像它的名字那样诡异。最后一句中,节奏戛然而止,凄美而略带绝望的钢琴声携着一个天才悲剧性的命运向古堡之外缓缓流去,泛着遗世独立的微光。人们读不懂它的含义,于是给它盖上“怪异”的印章,而后扬长而去。
其实归根结底,这一切的原因只是MJ与众不同而已。这份与众不同成就了MJ所有的辉煌,也铸就了他所有的痛苦。当那些轻浮的心灵渴望高尚之时,MJ用音乐给了他们安慰;当他们阴暗的一面展露出来,MJ又作为一个异类被排斥在外。很有讽刺性,是不是?但人性的缺陷就是如此令人叹为观止。
也许你还是要说,MJ的行为怪异得让人不能容忍。但正如MJ本人所说:“如果你从五岁开始就在像我这样的环境中成长,你自然会变得与众不同。”人们实在不应该在掠走他童年的同时,还排斥他天真奇异的行为。也许古往今来天才的命运大多不幸,贝多芬都受到维也纳贵族的蔑视,米开朗基罗都向自己的敌人俯首称臣,但MJ是不羁的。他永远站在战斗的最前沿,毫不留情地批判、揭露美国社会最阴暗的一面。他已然成为了一个为爱而战的英雄。
我的笔触如此无力,我并不指望这些文字能为MJ提供一丝一毫的保护。我只想说一句,珍惜他,别伤害他。毕竟,他曾经是而且将永远是人类的骄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