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我们迎来了自2009年以来最受商业推崇的MJ专辑《Xscape》。据索尼内部邮件显示,它是2014年为索尼带来最多收入的专辑。
不同于之前几个项目,由8首未发行歌曲组成的《Xscape》里既包含哈爆新生代的当红混音,也留给了老歌迷回味往昔的原始版本。既然考虑得如此周全,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总有那么一丝不得劲。作为一个热衷于MJ各类独家影音素材的资深收藏者,我欣赏MJ的所有艺术并挖掘这些艺术背后点点滴滴的细节和创作历程。可是在《Xscape》这个项目中,我几乎看不到相关的内容,有的只是当红炸子鸡在宣传片中对自己的Remix不停BaLaBaLa,歌曲背后的故事倒被所有人有意无意地给忽略了。
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我一直在联系各路人马,试图还原并第一时间独家分享背后的故事,可是囿于BaLaBaLa的原因,途中遇到不少困阻。我一度放弃挖掘,只求能在一个不知猴年马月的时间实现内心对中国歌迷的承诺。
好在这不是世界末日,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澳大利亚歌迷Damien Shields在2015年3月24日出版的新书《Xscape Origins: The Songs and Stories Michael Jackson Left Behind》终于有机会弥补像我一般细节至上主义者心中的缺憾。
说起这本书的立意,我必须为Damien鼓掌。他跳出了MJ歌迷圈纠结不清的“支持还是反对身后专辑”“喜欢还是讨厌重新制作”这类千年无解题,而是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内容:“这些歌曲背后的故事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创作的?歌迷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Xscape Origins》在序言处解释了《Xscape》的诞生本意:让世人的目光回归MJ原本的创作。全书共分为8章,每一章讲一首歌曲。《芝加哥》(原名《She Was Lovin’ Me》)和《A Place With No Name》的部分内容我已发布,Damien在此基础上做了增补。其他内容则是全新的。翻开这本书,你立刻回到了它们的创作历程,沉浸在音乐进化的当下,看MJ如何不断优化每首歌,并贴上自己的专属标签。
《Xscape》里的歌曲跨度从上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的“无敌”时期,包括简单的Demo和完成的歌曲。一些歌曲尝试了丰富的音效,另一些歌曲的灵感可能来自于即兴演奏。可就算再简单的歌曲,Damien也给了它详实的背景描述,像是同时期创作的其他歌曲、合作对象和音乐创意。
为了保证故事的原汁原味,Damien选择让这些合作者自己来讲。这些合作者本身已经是业内大咖,但谈起这段经历仍心存感激和敬畏,话语中的激动跃然纸上。当他们讲“MJ唱歌太有腔调”时,懂的人一身鸡皮疙瘩。
我们从各种书中了解到的MJ常常温柔敏感,宁可伤到自己也不愿拒绝别人。可是在音乐中,他为每个参与者制定了最高标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Xscape》这一章里,MJ初遇Rodney Jerkins时并没完全放心,Rodney只能证明自己的实力。他把自己关在录音室里几个礼拜,和团队三班倒,终于做出MJ接受的作品。
《Do You Know Where Your Children Are》这一章再次展现了MJ对社会的关怀。从《Bad》专辑开始,MJ就一直在尝试相关话题。可是《Do You Know Where Your Children Are》、《Abortion Papers》等等歌曲却没能收录到相关专辑里,让当时的许多人以为功成名就的King Of Pop更像生活在世外桃源的隐士,比如传记作家J. Randy Taraborrelli就曾揶揄MJ在《Bad》音乐录影里描绘的景象是“他从豪车中看到的想象”。其实MJ当时就创作了《Do You Know Where Your Children Are》描绘真实的街头生活,并且是从他开的破旧雪佛兰车中看到的。
当然MJ也一如既往地表现着童趣。比如他曾让制作人不走寻常路,发明一种新乐器。为了找到合适的音效,还会把麦克风放到地板上录制敲鸡蛋的声音,甚至把团队送到垃圾场去“寻找新声音”。为了录制出最好的作品,MJ还会选择其他人的创作,或者让三组制作人互相竞争。
书中另一大亮点是MJ永不枯竭的求知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实现更远大的目标。第一章引用MJ的前经纪人Ron Weisner的话,描述MJ在上世纪70年代观赏老一辈艺术家的表演,并且努力超越所有的竞争者;最后一章则是Rodney Jerkins看到MJ在20年后重复着同样的举动,因为“你不会停止向大师学习”。
正如录音师Matt Forger在前言写的,MJ“喜欢讲故事,也会愿意有人讲他的故事。”他的艺术是我们团结在一起的初衷,让我们跳出自以为高明的怪圈,回到当初爱上他的本源。
MJJCN.com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合作
(作者:Badthrille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