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3-23 00: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Dangerous》于91年11月发行起初的销量创下了当时的销售记录。在英国取得单曲销售佳绩(9支发行的单曲中7支打入前10) 而“Dangerous”世界巡演更是帮助专辑保持稳定态势在榜上停留了2年(117周)之久并售出210万张。 这使得《Dangerous》成为英国90年代最畅销的专辑之一。但显然成绩不如《Bad》的400万或《Thriller》340万的销量。《Bad》是有史以来英国本土销量第2高的专辑,仅次于The Beatles的《Sgt. Pepper》专辑,后者售出了450万张。
在美国《Dangerous》里的单曲成绩表现同《Bad》里发行的单曲相比显得差强人意。专辑发行的7支单曲中只派生出4支Top 10。《Bad》有6支Top 10,其中5支是冠军单曲。 尽管如此,《Dangerous》仍旧在榜上停留了近2年,而且还在93年年初因得益于Michael Jackson在当年超级碗橄榄球联赛开幕式的表演以及接受名嘴Oprah Winfrey的采访而获得了一次销量大反弹。最终《Dangerous》在美国本土售出700万,紧跟《Bad》的800万销量。考虑到Michael Jackson并没有在美国本土举行“Dangerous”巡演的事实,该专辑还是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
那么《Dangerous》是如何打破《Bad》的世界销售记录的呢?《Bad》在英国和美国的销量占世界销量的48%,而《Dangerous》则占33%。值得一提的是,《Dangerous》里的单曲成绩在欧洲及澳洲的表现尤为强劲。而且适时的巡演也促进了专辑的销量。同《Bad》和《Thriller》相比,《Dangerous》在欧洲和澳洲取得了更大的成功。与此同时,该专辑在新生成长的唱片市场如亚洲、南美也是销售一片长红。总之,《Dangerous》的销量之所以可以超过《Bad》是因为除了英国和美国,它在全球其他任何角落的销售成绩都胜过《Bad》。
强劲而持久的销售生命使《Dangerous》成为90年代销售成绩第二高的专辑,并排在全球历史上最畅销专辑名单里的前15位。如果除去精选辑和电影原声带,该专辑可以名列世界最畅销的原创专辑的前10名。
《HIStory》于95年6月发行,并拥有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资最多的宣传活动。尽管指控撤消,公众对Michael 93年被控告儿童性骚扰的事件仍然耿耿于怀,Michael Jackson面临的道路仍然曲折。评论界对《HIStory》的发行褒贬不一,而Michael则完全陷入遭受媒体攻击的境地。因为他为了宣传新专辑将自己的巨型雕像竖立在欧洲大陆上并将它们漂流过泰晤士河。除去负面报道,人人都知道Michael Jackson的新专辑问世了。但另一个问题是:由于是双碟装,唱片的价格自然有所上涨。但Sony音乐公司受利益驱使把价格定得比其他任何双碟装唱片都高。
尽管受到了单曲“Scream”销量失败的相关影响, 专辑《HIStory》起初的销量势头迅猛。它在世界各地的专辑榜上空降为冠军。在美国,首周便以391,000张打破《Dangerous》的首周326,500张的销售记录。在英国,仅在头2天就售出100,000张,成为英国历史上销售最快的专辑。
但《HIStory》并未能够延续初战的成绩,它在美国专辑榜的冠军宝座上只停留了2周,而在英国只有1周。在其他国家的专辑榜的冠军宝座上平均停留2周。Sony音乐美国总部原本以为《HIStory》能够占据一个夏天的专辑榜冠军宝座,因此媒体开始认定《HIStory》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然而,同样的媒体判断失误也发生在《Dangerous》发行时期,同《Dangerous》一样,《HIStory》的成功销售是一项长久的工程。
英国方面的销量回升完全得益于单曲“You Are Not Alone”以及“Earth Song”的巨大成功。尤其是“Earth Song”!95年年底它的销量超过了100万。其他单曲的成功帮助《HIStory》在宣传时期继续销售了150万。这虽然没有达到《Dangerous》在英国7白金的销售成绩,但因为双碟唱片的昂贵售价,《HIStory》在销售总收入上却远远高于《Dangerous》。事实上,《HIStory》是95年英国毛收入第二高的专辑。
美国方面,销量在单曲“You Are Not Alone”的惊人成功中有所回升。但Sony音乐美国总部却做了个愚蠢的决定:他们并没有抓住这个时机以乘着“You Are Not Alone”成功的东风连续发行单曲。最终导致专辑销量的停滞。随后很久“This Time Around”和“Earth Song”才被发行到电台以期激起人们购买专辑的欲望。可惜此招并没有行通。因为此时发行这两支单曲已经为时已晚,公众和电台已经明显显露出对专辑兴趣欠缺。Michael因为健康状况而取消他在纽约的“一夜盛典”演出也是原因之一。然而,专辑仍然在美国售出了350万套。这只有《Dangerous》在美国的销量的一半。同在英国一样,专辑在美国也获取了比《Dangerous》高得多的毛利。不幸的是, Michael之后并没有在美国本土进行“HIStory”的巡演。如果他在本土巡演,那么未必不是一次绝佳的再促销时机。
世界范围内,专辑的销售情况良好。事实上,在欧洲的丹麦,瑞士,荷兰以及比利时,《HIStory》是Michael在这些国家销量最高的专辑。但这些都是很小的市场。96年底欧洲方面的总销量是600万套。这个成绩同《Bad》大抵相当却不如《Dangerous》。1998年世界净销量为1600万套。如今的销量刚好超过1800万套。
起初是有些令人沮丧,但仍然要提及的事实为:
1、 如果按单套双倍计算,该专辑是历史上销量最高的专辑的前5名。
2、 就专辑销售收入而言,该专辑是继《Thriller》之后收入最高的专辑。
3、 就总收入 (专辑, 单曲, MV 以及巡演)而言,该专辑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专辑。
《Blood on The Dance Floor》于1997年5月发行 。当时Michael Jackson正在进行“HIStory”巡演的第二阶段。它原本只是用于电台播放促销宣传之用,但最后反而发展成一张完整的专辑了。整张专辑由5支新曲同《HIStory》第2张碟中的部分歌曲的混音组成。
事实上所谓的新曲也并非“全新”。《Blood on the Dance Floor》是在《Dangerous》时期录制的,而“Is It Scary”则原本是用做《亚当斯一家》续集的主题曲。但后因为93事件的发生,计划也被迫取消。之后“Is It Scary”同歌词雷同的“Ghosts”一起用做Michael Jackson的音乐电影《Ghosts》的插曲。“Morphine”和“Superfly Sister”则很可能是在“HIStory”巡演期间创作并录制的作品。
发行初期专辑的销售势头很猛,尤其是在欧洲,当时Michael Jackson正在欧洲做巡演,因此该专辑轻而易举成了英国、荷兰、法国,、丹麦、以及土耳其榜上的#1。 与此同时,它也是印度、新西兰的第1名,澳大利亚、以色列、 德国、爱尔兰、比利时、挪威以及奥地利的第2名。直至97年年底,专辑在欧洲卖出200万张。作为一张混音碟,该专辑取得的成绩是不错的。而在美国,由于没有任何促销宣传活动, 没有巡演的造势以及单曲在电台的失败表现都造成专辑滞留在主流专辑榜的#24及R&B专辑榜的#16。最终专辑共售出100万,考虑到近乎为零的宣传活动,该成绩已经算不错了。
同Michael Jackson以往的专辑成绩相比,该专辑的长期销售状况令人失望。由于宣传期过短,它在世界各地的专辑榜上并没有停留多长时间。尽管它之后达到了500万到600万的销量,但这实在无法同Michael Jackson以往专辑的成绩相比。而作为一张混音专辑,《Blood on The Dance Floor》成了有史以来最畅销的混音辑。也有人作此猜测:由于这是一张混音专辑,所以基本上只有那些喜欢“HIStory”单曲混音的Michael Jackson歌迷会买这张专辑。所以权衡来讲,《Blood on The Dance Floor》仍然还是成功的。
《Invincible》在包括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荷兰、中国香港、匈牙利、意大利、立陶宛、挪威、瑞典、土耳其,当然还有英国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登上专辑榜的冠军位置。最新销量估计在800万左右(自发行后16个月后的数据)。虽然成绩尚可,但依据Michael Jackson的标准却着实令人失望。同Michael Jackson以往屡破记录的专辑相比,毫不夸张的说,《Invincible》至少在销售上是个失败。其失败的原因总结如下:
到 2001年年底为止,该专辑的销量达540万 (是2001年度最畅销专辑的11名)考虑到才销售了2个月,这个成绩还是不错的。但《HIStory》同《Dangerous》却可以在相同时间段里售出更多。不过,直到2002年上半年该专辑在美国和法国的销售势头的确超过了当年的《HIStory》。专辑在法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在冠军位置上待了3周并继续停留在前10名长达2个月之久,因此专辑在法国本地的销量可能已经达到了100万。专辑起先在美国本土的成绩也相当不错。但令很多人大为吃惊的是,尽管专辑仅在一个月就突破100万大关,但在2002年年中就因没有宣传,没有单曲发行而以210万的结局掉出专辑榜的200名。此外专辑在R&B专辑榜上占据了4周冠军并在前10位停留了14周。
一切表明专辑的起步良好而稳定,但之后纯粹只是因为Sony Music方面不做任何宣传活动,错失宣传热门单曲的机会而以短命而告终。原本有人希望单曲 “Cry”可以在2001年圣诞节期间帮助专辑冲回排行榜。但最后却以Cry在单曲榜上的失利而不了了之。在美国方面的第2支单曲“Butterflies”在延长专辑销售寿命方面取得了成功。但该曲因没有作为商业单曲发行而使其对延长专辑销售寿命方面的积极意义被弱化了。除非“Unbreakable”或另一支单曲被发行,不然专辑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冲回排行榜的趋势。2003年初的记录片及采访曾促使Michael的专辑重新爬回世界各地排行榜,但这种影响对《Invincible》来说却是微乎其微。主要原因还是因为《Invincible》的知名度不够。
专辑及单曲的宣传行动在2002年Michael Jackson同Sony Music之间的矛盾尖锐化及有可能离开Sony的行动而正式停止。虽然“Unbreakable”和“Whatever Happens”的发行对专辑的长期销售计划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此时他们作为商业单曲发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在美国,所有的单曲发行计划都被取消,包括正在电台热播的“Butterflies”。随后,专辑基本上跌出各大排行榜,只在2003年因为一部Martin Bashir的采访记录片“与Michael Jackson一同生活”,才让该专辑短暂地重新回到了某些排行榜单上,比如英国榜。
专辑原本有大量成为超级热门曲目潜力的歌曲。但Sony Music却竭尽所能阻止这一切发生。Michael Jackson以往发行的所有专辑都因有大量单曲发行做后盾及巡演的强势宣传而拥有长达两年的持久的销售生命力。但《Invincible》却是一无所有。歌迷之后掀起了抗议Sony的活动,但并没能让Sony回心转意。
Sony随后继续前进,把《Invincible》唯一引得关注的“You Rock My World”和“Break of Dawn”放到了新精选《Number Ones》上,该合辑在6周内就卖出了三倍于《Invincible》的销量,尽管在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Invincible》还是比《Number Ones》卖得要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