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  - 歌迷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MJJCN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20|回复: 3

<哭泣的大象>--傑佛瑞.麥森,蘇珊.麥卡錫

 关闭 [复制链接]

26

主题

893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大象宝宝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326
发表于 2006-7-26 19: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錄 導讀   動物的黑盒子 前言   尋覓動物的心靈 第一章  牠也有愛恨嗔痴 第二章  牠與他,有何分別? 第三章  牠也懂恐懼與期待 第四章  動物自是有情痴 第五章  牠也懂傷心也有淚 第六章  牠歡欣時盡情表達 第七章  牠也會憤怒與爭鬥 第八章  牠會同情和利「他」 第九章  牠也會羞羞答答 第十章  自然的美牠最懂 第十一章 牠是正義的捍衛者 結語   與有情動物共享天地 【附錄】動物譯名對照 .作者介紹. ◎傑佛瑞.麥森(Jeffrey Masson) 擁有哈佛大學梵文博士學位,之後轉而投入心理分析學領域,畢業於多倫多心理分析學院,並曾於佛洛伊德資料館擔任要職,出版過《Freud: The Assault on Truth》等心理專業著作。而使他廣受歡迎的,則是他所撰寫的動物書籍,其中《狗不是愛情騙子》(時報出版)更是深獲迴響的暢銷佳作,他也成為繼吉米.哈利和杜瑞爾之後最叫座、評價最高的動物作家。 麥森設有個人網站,歡迎讀者造訪,進行交流:http://www.jeffreymasson.com/ ◎蘇珊.麥卡錫(Susan McCarthy) 畢業於里德學院,以及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擁有新聞學與生物學雙學位,目前定居於舊金山。 -------------------------------------------- 「這是一本絕無僅有的重量著作!美妙無比的讀物!如果動物也會閱讀,心中一定會充滿喜悅與感激之情。請你一定要讀它。」 ---珍‧古德,動物行為學者 「這是第一本探討動物王國的情感世界的著作。」 ---巴農網路書店 「本書將動物王國的情感世界描繪得豐富、動人,書中提供大量證據,駁斥學界認為動物無法感受憤怒、愛、嫉妒、解脫、好奇、同情等情緒的說法‧‧‧無論你如何看待動物的權利,本書將讓你重新思考這個議題。」 ---Sun-Times﹝Chicago﹞ 【動物行為的黑盒子】--- 導讀 動物行為學家 趙榮台 擬人化---牠心似我心 擬人化是「以己之心度動物之心」,比方說我們的「眼界」和昆蟲不同,我們看到的世界是在紅、橙、黃、綠、藍、靛、紫的可見光世界,超過這些波長的範圍﹝例如:紅外線、紫外線﹞,我們就看不到了。昆蟲的視覺在紫外線下非常靈光,在紅光下牠們卻成了瞎子。所以,在陽光下開得燦爛非常的玫瑰,看在蜜蜂眼裡,根本不是紅色。 因此,「鮮艷欲滴的花色招蜂引蝶」出現在文學、雜文、童話中一點不成問題,但出自行為學家之口卻成了「禁忌」!根據視覺的神經生理學研究,我們已經知道蜜蜂看到的世界和我們不同,吸引人類目光的未必吸引昆蟲,遑論顏色未必是招蜂引蝶的原因了。動物的知覺﹝視覺、聽覺、嗅覺﹞既然和人類不同,知覺所編織的內在世界應該也不一樣。這麼看來,人類怎能分享魚的經驗呢?而一隻蝙蝠的腦袋瓜裡在轉些什麼,恐怕更難想像了! 依此類推,「蟋蟀歌唱」是客觀的敘述,我們有什麼證據說「蟋蟀快樂地歌唱」呢?「蟑螂四處亂竄」也比「蟑螂害怕地四處亂竄」好得多,因為蟑螂不必害怕就可以亂竄。「快樂」、「害怕」這些情緒的形容往往是人類主觀的投射,缺乏客觀證據的支持。 目的論---動物有所為而為 人的行為是有「目的」的,比方說:人餓的時候會到冰箱裡或餐桌上找東西吃,因為人有預期在這些地方找到食物的能力。動物呢?牠們的行為可以用反應來解釋---狗餓的時候會東嗅西嗅地找食物,但牠應該﹝可能﹞無法「預期」在桌上找到食物。因此,蜜蜂訪花,不是因為牠想吸花蜜,而是因為牠受到花的刺激﹝顏色、香味等等﹞所做出的反應。蜜蜂應該﹝可能﹞無法在吸花蜜之前預先知道牠會吸到花蜜。當然,若說蜜蜂在回家之後還能回味吸蜜之樂,就更不可思議了! 行為可觀測 對動物行為學家而言,動物所表現出來的動作是可以觀察、可以測量的,例如,求偶舞蹈轉動的幅度、角度、奔走的速度等等;而引發動物行為的內部過程,其測量更非易事。 行為是一種針對特定刺激所產生的反應,從刺激到產生行為,其間要經過複雜程度不一的過程。傳統上,行為學家把這個在神經系統運作的複雜過程當成一個黑盒子,他們不必理會黑盒子,照樣能探討刺激和刺激的產物---行為。特定的刺激好比是一把鑰匙,當這把鑰匙開對了門,門就可以打開,釋放出一種特定的行為。 過去行為學家很少去碰黑盒子這個生理機制;但在今天,由於神經生理學和相關科學日漸發達,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嘗試打開黑盒子,希望能解讀行為的內部機制。有些學者認為動物說不定有能力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是多數學者卻對此不敢苟同,在他們看來,想像另一種生物能夠思考,可能是犯了很大的謬誤。 嚴謹的行為學家完全不探討主觀感覺和意識思考,不要說動物,就連人也一樣。他們研究的範圍包括資訊處理、知覺、認知、思考,而這方面的工作在近年來也有相當的進展,但這批人卻絕口不提意識。本文作者的野心更大,他興致勃勃地要打破行為學家的禁忌,解讀動物的情緒。 情感難證明 作者顯然明白這條道路的坎坷,他一再重申要從軼事中尋找蛛絲馬跡,畢竟,科學在証明動物的喜怒哀樂上不可能有什麼太大的貢獻。科學需要收集數據資料來測試假說,要能證明假說沒有根據。動物發諸於外的行為可以進行假說測試,但是形諸於內的情緒,就難以這麼做了。比方說:動物行為學家觀察到母鳥餵雛鳥、保護雛鳥之類的行為,將之稱為「親代的照顧﹝parental care﹞」,但絕不會把這種行為貼上「愛」的標籤。「愛」不能用科學定義,「愛」也不能用科學測量。我們可以感受到「愛」,但什麼是「愛」呢?動物的「愛」和人的「愛」一樣嗎?這恐怕是眾說紛紜、難有共識的。 問題的關鍵可能不在行為學家不願意承認動物有感情,而是感情無法用科學的方法證明。養過寵物的人﹝包括行為學家在內﹞都知道,輕輕地、有節奏地拍狗的頭,撫摸貓的下巴,牠們都有莫名的滿足感,有時候牠們在主人的撫摸下半瞇著眼,陶醉極了!我們顯然可以感受到動物的滿足,但是這種東西只能心領神會,科學可是無用武之地的。 尊重生命 作者全書的想法是透過古今許多科學家有關動物情緒的論點或描述,來證明﹝或強調﹞動物有豐富、多樣的感情。他從動物的七情六慾引伸到道德宗教,可能有點過頭,其結論是希望人類不再剝削、虐待、傷害動物,而以尊重、平等互惠的態度與動物共存共榮。 本書舉例大多以脊椎動物﹝尤其是獅子、大象、猿猴、獾、狗之類的哺乳類﹞為主,這很可能是脊椎動物沙文主義使然。在地球上佔了五分之三種類的無脊椎動物一向遭人忽視,牠們的生命型式雖然簡單,我們也看不出牠們有什麼情感世界,但從道德的角度來看,牠們也擁有一定的尊嚴。無論科學證明動物有沒有感情,似乎都不應該、也不能,減損我們對生命的尊重。身為一個自然保育的工作者,我非常同意作者關懷生命的觀點,也贊成動物實驗應有的倫理觀,不過人類雖不應傲視萬物,倒也不必自貶身價,與動物平起平坐。畢竟,人有管理動物的能力,動物卻沒有管理人的能力。 尋覓動物的心靈 「有人說,印度象會哭泣。」 --- 達爾文 達爾文在《人類和動物的情感表達》﹝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一書中,曾大膽想像狗兒的意識生活:「難道一隻記憶力極佳,又有想像力的狗兒﹝由狗兒會作夢就可看出這點﹞,不會回想過去追逐嬉戲的樂趣?其實這就是自我意識的表現。」他甚至還滔滔不絕地說:「牛環繞著將死或已死的同伴定睛注視時,誰知道牠們心裡有什麼感覺?」達爾文並不畏懼對需要進一步查證的未知領域提出大膽的揣測。 亞特蘭大約克斯靈長動物中心﹝Yerkes Primate Center﹞的學者沙維其朗波﹝Sue Savage-Rumbaugh﹞就在《猿語》﹝Ape Language﹞一書的自序中寫道: 我們很容易就可以透過外形和人類略異的臉龐,解讀人猿的情感,就像我們解讀其他人的情感與感覺那般容易且正確。猿和人之間很少有相異的情感,恐怕只有自暴自棄除外。牠們當然可以體驗並表達歡悅、內疚、悔恨、厭惡、不敢置信、敬畏、悲傷、驚奇、溫柔、忠心、憤怒、不信任和愛。也許有一天,我們可以由神經學的層面來探討這樣的情感,但在此之前,唯有和猿親密生活互動如其他猿一般的人,才能了解猿和人之間類似行為的深廣。 猜猜大象的心 大部分和動物同作同息的人,如馴獸師,都認定動物具有情感。馴養大象的人就明白,如果忽視大象的「心情」,就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英國哲學家米吉莉﹝Mary Midgley﹞說得好: 顯然象伕對大象的想法可能有誤,因為他們犯了『移情』的謬誤,亦即以人類的模式來解釋大象的表相行為,這是不恰當的。但若他們不理會大象每一天的感受---牠們是否開心、生氣、害怕、興奮、疲憊、疼痛、疑心或憤怒,那麼不但會失業,通常還會丟了小命。 牠與他,有何分別? 科學家絞盡腦汁劃分人獸之別。他們指出,人類比其他動物聰明,因而我們應該有比較大的腦子,其實象、鯨、海豚的腦比我們的還大。 動物自是有情痴 公鵝阿杜的配偶被狐狸咬死之後,阿杜彎腰駝背、兩眼無神。面對其他鵝的攻擊時,牠也無心保護自己,因此在鵝群中的地位不保。 牠也懂傷心也有淚 羞怯的年輕母象莎蒂一直學不會馬戲團的把戲,馴象師用棍子懲罰牠的愚笨,沒想到莎蒂發出痛苦的抽噫聲,淚流滿面。 牠歡欣時盡情表達 黑猩猩尼姆與收養牠的人類家庭久別重逢之際,尼姆拼命地笑、尖叫,眼光來回注視各個成員,並且擁抱、修飾梳理對方。 牠也會憤怒與爭鬥 有一輛車子按長頸鹿喇叭,要牠讓路,沒想到長頸鹿反而踢翻車子,並且用力踹它。 牠會同情和利「他」 凱爾頓罹患瘧疾的時候,黑猩猩托托隨伺在側,並且會聽命拿取奎寧和杯子。有幾次,托托還替未更衣就睡著的凱爾頓脫靴子。 牠也會羞羞答答 大猩猩可可有許多布偶,有一次,牠向藍色布偶打出「親親」的手語,向粉紅布偶打出「壞壞」的手語,但一發現有人在看牠,就不再玩下去了。 自然的美牠最懂 靈長學家柯特蘭曾記錄,野生猩猩盯著日落達十五分鐘之久,直到夜幕低垂。在野外觀察熊的人也說,熊會在日落時分盤腿而坐,凝視著夕陽,渾然忘我。 結語 與有情動物共享天地 要問我從大象處學到什麼,那就是--- 牠們家庭的溫暖,讓我們也感受溫馨; 牠們歡愉的能力,也教我覺得快樂; 牠們學習和了解事物的才能,一直對我有所啟發--- 柴德威克 大猩猩麥可不願外出玩耍,只為了欣賞男高音帕華洛蒂的演出。 幾世紀以來,科學家振振有詞,否定動物的情緒與感受,認為牠們的呻吟哀號,只不過是亂吼亂叫罷了。 麥森與麥卡錫,卻一一舉例,證明動物可是敢愛敢恨,會痛會哭,會愛會笑,和人類一樣有情感的需求。 作者旁徵博引,真情流露,除了探討科學家絞盡腦汁劃分人獸之別的背後原因,也藉著令人動容的溫馨故事,帶領讀者進入動物柔軟複雜、濃烈深沉的情感世界。
... *人道* ...



淡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893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大象宝宝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326
 楼主| 发表于 2006-7-26 19: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全書的想法是透過古今許多科學家有關動物情緒的論點或描述,來證明﹝或強調﹞動物有豐富、多樣的感情。他從動物的七情六慾引伸到道德宗教,可能有點過頭,其結論是希望人類不再剝削、虐待、傷害動物,而以尊重、平等互惠的態度與動物共存共榮。 牠們的生命型式雖然簡單,我們也看不出牠們有什麼情感世界,但從道德的角度來看,牠們也擁有一定的尊嚴。無論科學證明動物有沒有感情,似乎都不應該、也不能,減損我們對生命的尊重。 朋友的推荐.只有台湾发行的中文版,所以内地还买不到.> < 也可以看看导读,了解一下.很有知识性...
... *人道* ...



淡定.

111

主题

738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4093
QQ
发表于 2006-7-27 02: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只是大象 动物门都在哭泣啊

26

主题

893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大象宝宝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1326
 楼主| 发表于 2006-7-28 20: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它们多可爱啊。。。 可惜人类不懂它们的心。
... *人道* ...



淡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MJJCN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Michael Jackson Chinese Fanclub)[官方认证歌迷站] ( 桂ICP备18010620号-7 )

GMT+8, 2025-11-26 15:1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