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59194f170100059v
X-Man iii:变种英雄的集体谢幕
by 卫西谛
被引进内地的《X战警》第三集被称为“最后之战”,20世纪福克斯也声称这是最后一部“X-Man”电影,没有续集——虽然不排除前传和(金刚狼)外传,我们姑且称之为“变种英雄的集体谢幕”。事实上这部电影也的确不像一部特别有故事性的动漫电影,而只是一次决战,一个结尾。观众目睹了正邪双方不断有多个新人加入,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特异之处,在目不暇接的同时,也会过目即忘。当然,这部电影在大银幕上观赏,仍然让多数观众热血沸腾,战斗场面令人肾上腺素高涨;而变化多端的变种人也刺激着我们的想象力。《X战警》这套商业上极其成功的卖座电影,就这样结束于一场事先张扬的决斗(或者说群殴)。但是这套漫画的诞生并非像这部电影那样仅限于幻想。原著诞生在1963年,当时以双月刊的形式出版,但两年之内就因为大受欢迎而成为月刊。诞生之时正是黑人争取民权的运动进行到最激烈的时候,那年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馆前的石阶,对群众发表著名的“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而变种人——被社会歧视、排挤和迫害的边缘团体——的诞生,不能不说没有现实和历史的意义(变种人的正邪两个团队头领X博士与万磁王的设置,多少有点类似马丁·路德·金和另一位有暴力主张的黑人领袖马尔科姆·X)。
37年后,这套漫画史上最受欢迎的作品终于被搬上银幕,导演是拍摄小成本独立电影(《普通嫌疑犯》)出身的布莱恩·辛格。辛格本人是一位自小被人收养的孤儿,并且是一位同性恋者。所以在他执导的前两集中,对变种人这类弱势群体在社会压力和政府钳制下的边缘感、无安全感被描绘得尤其动情。特别是第二集中变种少年“冰人”向父母坦言自己有异于常人的那个段落被普遍认为是同性恋者“出柜”的隐喻。加之扮演万磁王的伊安·麦克连恩的已出柜同志演员的身份,不少影评都觉得《X战警》中关于变种人的影射已经从种族歧视时代的黑人转变为当下的同志群体。所以,虽然只是流行的动漫图书和商业电影,但也一定免不了带着社会与历史环境的影响,以及作者个人的烙印。当然,作为以票房为核心目的的大片,这些影射都非其重点,只是话外余音而已。尤其到了第三集,在换了一位导演后(布莱特·巴纳曾执导过成龙的《尖锋时刻》系列与“沉默的羔羊前传”《红龙》),这些意味也进一步被减弱了。关于变种人的“身份认同”仅在影片中长着一对翅膀的叫做“天使”的男孩身上有所表现,但说服力并不强。因为那种被歧视的痛苦并不存在,而只有父亲对孩子、以及孩子对自己的异化的一点惊恐而已。但这也仅仅是上一集军事领袖史崔克的“家变”一个变奏,在那个故事中母亲因为孩子具有制造“幻像”的特异能力,而疯狂至用电钻插入自己的脑袋死去。相比之下,“天使”的故事更轻描淡写,并有了温暖的、向上的结局(儿子用这对翅膀拯救了父亲的生命)。
如果将三集《X-man》连续起来看,或许《X战警III》并非像诸多影评人说得那么不堪,大不了这一集就当是一个结尾。其实早在六年前的第一集我一直就不喜欢,虽然票房大胜,但故事非常薄弱,几乎只是介绍了变种人的生存环境,两大阵营的概括,以及各个主要角色的能力。后来布莱恩·辛格也说,第一集不过是长达两小时的预告片而已。到了第二集,在本无期待的前提下,却这部续集却有了飞跃,包括人物的性格塑造(包括新角色“蓝魔鬼”)、变种人家庭的困惑与愤怒、人类与变种人之间的对抗,都被搬演了出来,比单单万磁王与X博士两路人马的打斗要精彩得多。第二集的整体性和节奏感也是所有三部《X战警》中最好的,这一集可以算是这一系列的主要中段。到了第三集,收官阶段的决战在所难免,编导引出了这部结局戏的核心人物具有双重性格的“黑凤凰”。可惜在这个关键人物——她的能力超越了X博士与万磁王,可以主宰整个银幕世界——她的内在与外部的冲突显得过于简化,有如没有生命力的提线木偶,完全受导演摆布,而显然她自己不具备思想,这无疑导致了整个影片的最终僵化。为了场面上更加激动人心、更加壮观,《X战警III》似乎突然膨胀引入了新的战斗力。如果说“冰人”和“火人”是从前两集有机的延续下来的话(六年来他们从孩子长大成人),那么其它一些突然冒出来的新人们,纯粹是为了视觉效果而服务,而没有做任何哪怕简单的性格塑造。即便是主流商业电影,如果仅有趣味而无意味的话,它在票房上的持久力也不会特别长。
如果在这部“纯粹的”动作幻想电影中寻找一些动人的地方的话,也并非完全没有。就我个人来说,X博士与万磁王亦敌亦友的描写一直是我感兴趣的地方,虽然他们的关系直到最后仍然语焉不详,但是种种貌似亲描淡写的细节却让我们相信这是一对有着各自信念,却同样要为变种人做出牺牲的人,起码他们相互懂得尊重。虽然X博士被“黑凤凰”杀死后,万磁王没有表示悲哀,但在他做了一件恶作剧——把金门大桥生生扯断并挪了一个位置——之后,他说“查尔斯(X博士的名字)最喜欢造桥”。这句台词包含了丰富的意味:让人想到他们曾是知交好友的前史,想到万磁王兔死狐悲的孤独。正是如此,在影片最后,失去了控制金属能力的万磁王枯坐棋盘一边,对面却再无老对手老朋友X博士之后,那种孤独感来得并非全然矫揉造作。除此之外,这部影片是真正的“爆米花电影”,在一顿视听轰炸之后,会让你迅速遗忘——除非它真的还有第四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