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20 00: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鲁迅先生在书法上的造诣极高。他早年抄写过很长时间的古碑,并热衷于搜寻碑帖拓片,对书法、美术有着很高的鉴赏力。他的书法,古雅厚重,文人气十足。无论是精心书写的对联,还是即兴书写书写的手稿、书信,都大有可观。在一次拍卖会上,鲁迅的一页手稿曾被卖到4万元人民币,可见它的价值。
1912年,鲁迅住宣武区外琉璃厂附近的绍兴会馆,搜集了大量古旧书籍。现保存的鲁迅藏书依然有3800多种、13000多册。鲁迅也爱好收藏文物,他收藏的文物大致可分为汉画像拓片、外国版画、日本浮士绘、中国现代木刻画、墓碑石刻等。汉画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石刻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至1936年,鲁迅共收藏汉画像拓片696幅。这些拓片大部分是精品,少数拓本更是罕见的珍本,这奠定了他作为汉画像拓片大收藏家的地位。
鲁迅对版画艺术的喜爱终其一生,一生中共收集了16个国家的280多位版画家的版画原拓作品2100余幅。他多次举办版画原拓展览,还编印了《近代木刻选集》《比亚兹莱画选》《新俄画选》《苏联版画选》和《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等11册版画选集,借此推动由他倡导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世人公认,鲁迅是中国现代版画艺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第一版画收藏家,他收藏版画之多,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鲁迅还喜欢收藏陶俑,共收藏了38件人俑和19件动物俑。其中唐俑数量最多,且大部分是精品。他收藏的青釉狮子、朱绘陶马、陶绵羊、三彩小鸟等动物俑,都是极为难得的古俑精品。鲁迅还喜欢收藏铜镜和古钱币,他在日记中曾多次记录购买铜镜的事情,如:“1912年2月28日午后往厂甸买十二辰镜一枚,有铭,鼻损,价银二元,又购唐端午镜一枚一元。”
(所用图片均拍摄于北京鲁迅博物馆,部分照片经计算机修饰)
鲁迅先生作品:《自嘲》诗
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鲁迅日记有如下记载: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
显然此诗之作,和“达夫赏饭”有直接关系。古代文人有雅集,近世作家有餐叙,同行相聚,不少诗文往往就在谈笑风生的饭局上萌生,或即席唱和,或事后追记。鲁迅的《自嘲》一诗,亦复如此。关于这次饭局,鲁迅在一周之前即十月五日的日记中有记载:上午同广平携海婴往崎医院诊,付泉八元四角。……晚达夫、映霞招饮于聚丰园,同席为柳亚子夫妇、达夫之兄嫂、林徽音。
郁达夫请客,为什么会引起鲁迅作打油诗的兴趣,而且自称“闲人”呢?这就和饭局上的话题有关了。这次饭局是郁达夫、王映霞夫妇作东,主宾应是鲁迅、许广平伉俪。柳亚子夫妇是陪客,郁达夫之兄嫂郁华(曼陀)和陈碧岑,算半主半宾。林徽音是个文学青年,大概和郁达夫有点关系,借机跟着郁达夫去见见鲁迅。关于这次饭局,郁达夫、王映霞、柳亚子、陈碧岑事后都曾有过一些忆述。但席上到底谈了些什么,以至促成了鲁迅《自嘲》诗的写作,却都语焉不详。只在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六日《新民报晚刊》上有一篇题为《“孺子牛”的初笔》的短文,提到了郁、鲁之间的一段对话。有关原文如下:鲁迅到时,达夫向他开了样玩笑,说:“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
“嗯,”鲁迅微笑着应答,“我可以把昨天想到的两句联语回答你,这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是没有脱?”达夫继续这样打趣。“嗳,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鲁迅说。(按:鲁迅所言偷得半联即由此得首句“运交华盖欲何求”。)到席散,达夫取出了一幅素色的绢要在席的各人题词留念。鲁迅所题的就是上面所说起的两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