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近似于一种被蛊惑的宣言开始闯入了人们的心灵深处,作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一直被埋藏、沉淀,最终随着那个小男孩子的奔跑释放了出来。
这是个吹着一支芦管,随着准备腾空起飞的神奇男孩,是个浑身散发着孩子的活力永远长不大的快乐之神。对于孩子来说,他充满了神秘感和诱惑力,他们常常在夜晚守候,痴痴等待那个会飞的孩子带他们去往快乐的家园——乌有岛,一切神奇的冒险经历都在这里开始:有地下的家;树洞是出入口;有美丽的人鱼在海里跳舞;有印第安人的战斗游戏;有与他们一般大小的母亲“温迪”……一切梦想、战斗与爱交织在一起,在小小的岛上上演属于孩子们的故事。
那个男孩是谁?他就是——彼得·潘。
在读完整本的《彼得·潘》合上书的那刻,很多人都会盼望把自己的童年时小小的梦想捧在自己的手心里,捂得严严实实。童话为我们揭开了记忆帷幔的一角,那里深埋了我们久远的稚嫩童年,但是,我们已经失去了跟着彼得·潘飞翔的翅膀。在日复一日,奔忙劳碌的成人世界,童年已幻化成童话里纯洁无瑕的梦境,周而复始,绵延不绝。这些都将被成熟了的我们以一种变相的方式来纪念,仿佛是一块碑,我们俯身为其刻上深深的铭文,如果无法实现,就选择回首或遗忘。
然而,纵使遗忘,还是会记得留下的遗憾,成长的岁月在墙面上刻下的斑驳,在面容上画下的皱纹,抬眼间,猛然发现,时光在头顶流走,如同泰戈尔笔下空中的小鸟,扑闪着不知不觉地……
记得曾经想起过为什么给孩子们一堆沙子,几根树枝,他们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快乐,而没有别的索求。后来看着身边就逐渐明白,成人的玩具不是沙子和树枝,成人间有太多的争夺和撕扯,无法平衡和满足。于是渐渐失去了简单的快乐,失去了纯粹的游戏。
渐渐地替成人包括自己感到悲哀,我们是不是失去了太多的儿时的童稚,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如此迅速的成长?我们是不是忘却了太多的甜美微笑,所以在恍恍惚惚间骤然地老去?因此才会有失却和遗弃之后的不甘和遗憾,才会想要用童话般的幻想填充心里如此巨大的空洞,带着复杂不安的心情读童话、做梦。如果这样,那就只能成全一下自己,让彼得·潘与自己在心灵的湖底漫游一遭,在梦中喊一声:做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