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  - 歌迷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MJJCN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MkGenie

传言:MJ的新专集可能命名为《7EVEN》

 关闭 [复制链接]

7087

主题

2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飘渺岛主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26980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01: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字7有什么特殊含义?欧洲人从古代开始就认为数字七十分神秘,这种观点最早应该是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因为有许多巧合都和七有关.比如,希腊人认为自然界是由水火风土四种元素组成的,而社会的基本组成是家庭,它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三个元素组成的,这样由自然和社会组成的世界就有七种基本元素。再比如,古希腊人认为,世界的基本图形是正方形、三角形以及最完美的圆形(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张与此类似。)这些图形的角的数量相加也是七。“7”这个数字不但神圣、神秘而且还充满魔力。特别是在西亚,“7”是宇宙和精神世界井然有序的象征,同时还代表自然界的轮回更替和完整统一。“7”的重要地位建立在早期的占星术之上——特别是对七大命运星辰的观察(太阳、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很多文化均以七大行星来命名一星期中的七天。《圣经》中上帝在第七天为天地万物施以祝福,数字“7”由此衍生出了更多的含义,是犹太教圣宴、节庆、净礼的象征数字。据说智慧之柱共有7根,“7”通常与某种神秘的才智相联系。

1448

主题

6164

帖子

15万

积分

超级版主

MJ在华首席代表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155925

普里策新闻奖特别贡献奖

发表于 2007-5-10 01: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樱桃恋人 于 2007-5-10 00:43 发表 不知YOU'RE SO BEAUTIFUL和I HAVE A DREAM会不会被收录进来。 快歌,慢歌,还有音乐录影?简直太棒了~ 会不会再来个巡演啊!这回要是有巡演,我家都卖了,飞去看! 这个内幕透露人士估计是专门用来偷偷发布消 ...
这两个估计危险了,不过应该有一首歌叫I‘M DREAMING的。

7087

主题

2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飘渺岛主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26980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01: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神圣的“七” 世界上许多国家、许多民族把“七”视为一个神秘、神圣的数字,对它十分崇仰敬畏。 古代的巴比伦人、埃及人和中国人都认为天上存在着七颗神圣的星,这就是太阳、月亮、木星、土星。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万物是在七天内完成的,固有一周七天之分,星期日为安息日;主祷文分为七个部分;圣母玛利亚有七件欢乐的事,七件悲哀的事等等。 伊斯兰教认为,天堂分为七层,依次由纯银、纯金、珍珠、白金、红宝石和不可企及、无法言喻的圣光构成。第七层即确良构成的圣堂,由亚伯拉罕主宰,在这里,硕大无比的天使们齐声颂扬最高的主——安拉。每个天使有七万个头,每个头有七万张脸,每张脸有七万张嘴,每张嘴有七万条舌头,每条舌头讲七万种语言,真可谓千言万语,同声赞美,人声鼎沸。 犹太人认为,犹太人每七天有一个安息日——星期六;每七年有一个安息年;在安息年里,人们不事耕作,休养生息;每过七七四十九年,为犹太人的五十年节,要举行盛大的庆典;一年有三大节日,每次历时七天;第一个和第二个节日相隔七个星期。 佛教有所谓释迦牟尼面壁七天顿成正果的传说。依据佛经,万物皆由七种本原生成,它们是地、水、火、风、空、识、根;依照佛教习惯,人死后,祭祀七七四十九天。此外,佛教还有许多与七有关的习俗,例如寺院分为七堂;金堂(本堂)、讲堂、塔、经藏、钟楼、僧房、食堂;人生灾难有七种:火、水、罗刹、刀杖、鬼、枷锁、怨贼等等。 在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习俗中,与“七”相联系的也比比皆是。例如,西方世界尊崇所谓“七德”:审慎、坚毅、克制、公正、信、望、爱;回避所谓“七种会遭天罚的罪过”:傲慢、暴怒、忌妒、色欲、暴食、贪婪、懒惰;古希腊的贤者被推出七位,也称为“希腊七贤”;世界古代宏伟建筑有“七大奇迹”;人们还把世界的海域划分为七大洋:北冰洋、南极洋(实际是洲),南、北太平洋、北、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世纪的科学家将人类知识分为七大学科,即算术、音乐、地理、天文,以及雄辩术中三种办法。现代的生物学、心理学家把梦、记忆等现象戏称为“生命的七大奇变”;犹太人、阿拉伯人至今仍喜欢以“七”来起誓;日本人常常祈祷所谓“七福神”降福,等等。 在中国的悠久历史中,“七”这个数字也带有神秘色彩。天上有所谓“七星”、“七宿”;人有所谓“七情”:喜、怒、优、思、悲、恐、惊;色彩缤纷的世界有所谓“七色”:赤、橙、黄、绿、青、蓝、紫;音乐中有所谓“七音”:宫、商、角、微、羽、变宫、变商;举世瑰宝有所谓“七珍”: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琥珀、珊瑚;人体有所谓“七窍”;诗歌中有所谓的七言、七绝、七律诗;民间传说中有所谓牛朗织女七月七夕鹊桥会…… 为什么世界上众多民族和一些宗教如此崇拜、敬仰数字“七”呢?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七是三与四之和,而三和四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是两个神圣的数,即能满足毕达哥拉斯定律(即勾股定理)的两个最小正整数(三的平方加四的平方等于五的平方)。另一种看法似乎更有说服力:古代许多民族知道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日月行空,给人间带来了学明、温暖和生命;昼夜交替,人们不得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华秋实、潮涨潮落,甚至女人月经来潮,无不与日月星辰有着神秘的联系。于是,代表七星辰数字“七”也就蒙上了种种神奇色彩,进入各种宗教传说、神话故事、典籍制度之中,渗透到许多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世俗习惯之中,一代一代地继承了下来。

7087

主题

2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飘渺岛主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26980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01: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星堆文化中的神秘数字七 2005-1-17 重构(王红旗) 笔者曾出版《生活中的神妙数字》(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一书,因此对各种社会文化现象中的数字比例关系较为关注或敏感。近日有暇解读三星堆出土文物的文化内涵,故而对三星堆重要出土器物的尺寸,也多留意了一下子,发现其中存在着明显的对数字七的崇拜。现介绍如下,供三星堆旅游者参考。 众所周知,人类文化早期的长度单位,通常取自部落首领或国君帝王的身体某肢体器官的长度,例如一拳,一肘,一臂,一足,身高等等。有迹象表明,在三星堆文化里,其长度基本单位为一拳,合现在的10厘米;以及一臂,长度为七拳,合现在的70厘米。也就是说,我们似乎有理由认为,这里的人们使用着七进制。现举例如下: 1 、金杖长142厘米,换算成三星堆数字,即十四个拳长(两个臂长)。需要注意的是,金杖内的木质材料已朽,因此金杖被略微压长了一点点,也就是说,金杖原长为140厘米。 2 、凸目青铜大面具(帝舜造型),两耳之间的宽度为138厘米,即十四拳长(两个臂长)。 3 、青铜轮形器(象征五大行星)直径70厘米,即七个拳长(一个臂长)。同时表明三星堆人已对日月和五大行星(七曜)进行观测,而这是数字七崇拜的天文基础。 4 、大石璧(象征月亮)直径70?5厘米,即七个拳长(一个臂长)。 5 、青铜大立人像(舜的弟弟象的造型)的高度为262厘米,笔者推测其头部或许原来还有某种约20厘米高的装饰物,因此其总高原为280厘米,即二十八个拳长(四个臂长)。青铜大立人像的手臂长度,未见到测量数据,笔者认为应该是70厘米,即七个拳长(一个臂长)。 6 、青铜神树(群帝取药之树),残高396厘米,有人估计原高约500厘米;笔者推测应为490厘米,即四十九个拳长(七个臂长)。 笔者在《三星堆:舜与象的故事》等文中认为,三星堆文化可能是舜文化的遗存。在中国远古神话传说(这是一种信息载体,参阅笔者《追寻远古的信息》一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和古史记载里,舜文化具有对数字七崇拜的特征,《尚书?舜典》明确记有:“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笔者在《三星堆轮形器的文化解读》一文中认为三星堆轮形器是五大行星的象征物,可称之为璇玑,而三星堆月亮湾出土的大石璧则是代表月亮,则可称之为玉衡。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堆一号器物坑出土的金杖,其一端有浮雕图案,从纵向来看,该图案分为完全相同的两组,内容依次是:头戴高冠的人头像、令羽、鸟、鱼、令羽、鸟、鱼,共计七个图像单元;其文化内涵是,部落首领或帝王有权发布捕猎的命令(古人用羽毛传递命令,鸡毛信的故事即这种文化的遗存)。显然,这个代表权力的金杖,明确具有对数字七崇拜的内涵。 关于金杖图案的文化解读,特别是头戴高冠的王者之像,以及鱼和鸟的浮雕,有不少学者均解释为蜀先王鱼凫之金杖。不过,笔者认为解读为舜文化部落首领或帝王所持有的金杖,可能更接近事实一些。这是因为,种种迹象表明,舜文化的重要特征是渔猎,而渔猎的对象主要是鱼和鸟(在古代文字符号里,鸟同时代表陆地野兽,《山海经》中屡屡称虎豹熊罴为四鸟)。古代之所以要由首领和帝王发布捕猎的命令,禁止在鸟兽、鱼类繁殖期间捕猎,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野生鸟类、兽类、鱼类的资源,以便长期获得猎物,在客观上则保护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古人对数字七的崇拜,可能主要源于月亮周期,月初,上弦月,满月,下弦月,以七日为周期,而人的生理周期也与数字七有多种关联。二十八星宿也是以数字七为基础,它既可以用于记录月亮的运行(月站),也可以记录土星的运行(土星又名镇星,绕日一周约28年多一些);而二十八星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尧典》鸟、火、虚、昴四星,以及《黄帝内径》房、卯、虚、张四星。《黄帝内径》记有:“黄帝问于岐伯曰:‘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如?’岐伯曰:‘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面有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卯为纬,虚张为经。’” 此外,除了日月和五大行星七曜之外,北斗七星也是重要的数字七文化,不过其主要体现在北方地区;例如黄帝族称北斗为“帝车”,而黄帝部落联盟的重要成员有熊氏、轩辕氏,其名称均与北斗七星有关;西方称北斗为大熊星座,可能源于黄帝族的有熊部落。西方也存在数字七崇拜,可能同样源于中国。可见东西方文化的双向交流,由来已久。

7087

主题

2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飘渺岛主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26980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01: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漫话神秘的“七” 李苏鸣   在所有的数字中,恐怕“七”是最具有神秘文化色彩的一个数字了。长期以来,这个数字被宗教、古典文学、传统医学和民间传说蒙上了一层令人捉摸不定的迷雾。不过,“七”的神秘,并不仅仅在于这个数字的文化内涵扑朔迷离,它的神奇之处首先是来自人类不断发现的自然现象和自然规律。 翻开辞书,我们不难查到许多以“七”字冠首、并不属于神秘文化的概念。例如: 七纬:指日、月和五星。刘昼《新论.思慎》:“七纬顺度以光天象。 ” 七辰:旧时分一昼夜为十二辰,通常以自卯至酉为昼,共七辰。 七曜:亦称七耀,古人以日、月与金、木、水、土、火五大行星为七曜。范宁《彀梁传序》:“七曜为之盈缩。”杨士勋疏:“谓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谓之七曜。” 七政:七政的说法不一。其一,北斗七星(见《史记. 天官书》)。其二,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见《史记.五帝本纪》裴因集解郑玄说)。其三, 北斗七星各主日、月和五星(见《史记. 天官书》司马贞索引马融说)。 七大洲:全球大陆的总称: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不知是受天人合一观念的影响,还是人类真的与“七”有着不解之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医学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理论总结中,对人体中的“七”给予了特殊的关注:中医学将人的耳、目、口、鼻七孔合称“七窍”;把人的情志归纳为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并认为,人的七情变化一般属于生理活动的范围,如情志激动过度,则可导致内脏功能失常、气血不调而发生疾病;中医学还认为,人的消化系统有七个要冲之门,称“七冲门”,即飞门、户门、吸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难经.四十四难》:“唇为飞门,齿为户门, 会厌为吸门,胃为贲门,太仓下口为幽门,下极为魄门,故曰七冲门也。”诸多客观和主观的“七”,使古代中医笃信“七”是一个概括病况病因最为完整的数字,于是,就有了所谓“七伤”之说,而“七伤”又被传统中医做了多种的诠释。其一,《诸病源候论》以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寒饮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大恐惧不节伤志为“七伤”;其二,还是在《诸病源候论》中,作者又用“七伤”来概括生殖系统的疾病──“七伤者,一曰阴寒,二曰阴萎,三曰里急,四曰精连连,五曰精少阴下湿,六曰精清,七曰小便苦数、临事不卒”;其三,喻嘉言在其《金匮要略》中对“七伤”又有另一种解释,即食伤、忧伤、饮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中医既然认为体有七窍、志有七情、病有七伤,于是便“对症下药”,总结了“七方”之说。所谓“七方”是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七种方剂的总称。   如果说,“七”作为诸多自然现象的系统类型或个体的概数纯属客观存在;那么,传统中医里的“七”就已经附着了些许主观色彩。不过,宗教里的许多“七”更让人感到神秘。翻开佛学的典籍,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与“七”字相关联的名词,例如:   七七:佛经谓人生有六道流转,在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中阴生”,如童子形。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若七日终,不得生缘,则更续七日,至第七个七日终,必生一处。在此期间举行超度、祭奠,形成习俗,故有“七七”之称。如《北史. 胡国珍传》中有记载:“又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   七佛: 佛经认为,在释迦牟尼以前就有成佛的,其以前六代的佛名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和迦叶佛,连同释迦牟尼合称七佛。《七佛通戒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七宝:作为佛教名词,佛经中对七宝的说法不一。《法华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为“七宝”;《无量寿经》以金、银、琉璃、玻璃、珊瑚、玛瑙、砗磲为“七宝”;《阿弥陀经》、《大智度论》以赤金、银、琉璃、玻璃、砗磲、珠、玛瑙为“七宝”;《般若经》以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为“七宝”。佛教以七概括诸宝之数,对世人影响很大,人们也普遍以“七宝”来泛指各种宝物。《南齐书. 高帝纪上》中就有“不得以七宝饰乐器”之语。民间许多用多种宝物装饰的器物,也多以“七宝”为名,如:七宝床、七宝砚炉等等。   七级浮屠:浮屠是梵文Buddha(佛陀)的旧译,一译“浮图”。有人称佛教徒为浮屠氏,称佛经为浮屠经。由于一些佛学著作把佛塔的音译“ 堵波”误译作“浮屠”,因此,不少佛教信徒也称佛塔为“浮屠”。   七庙:《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 与太祖庙而七。”按以太祖庙居中,左右三昭三穆,共为:“七庙”。   不但佛学与“七”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的儒学似乎也对“七”字情有独钟。汉代提倡“孝治”,宣传宗法封建思想,贵族子弟先授《论语》、《孝经》,连同《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合称“七经”;北宋刘敞撰《七经小传》,以《尚书》、《毛诗》、《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论语》为“七经”;清康熙“御纂”七经,以《易》、《书》、《诗》、《春秋》、《周礼》、《仪礼》、《礼记》为“七经”。   文学源于生活。由于我国古代文化深厚的底蕴中也包含了“七”这一数字的神秘色彩,于是,古代文学中冠以“七”字的文体、书目令人目不遐接。西汉枚乘著文,题作《七发》,文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探问,向他叙说音乐、饮食、车马、游观、田猎、观涛、论道七事,指出腐朽生活的弊害,予以启发,终使太子感动,出了一身大汗,病即痊愈。后来的学者纷纷仿效其体,以作讽劝之文。由此,“七发”(或直接称作“七”)就相沿成习,作为古代辞赋的一种文体而固定下来。后人作“七”的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傅毅的《七激》、张衡的《七辨》、曹植的《七启》、王粲的《七释》、左思的《七讽》等等。《昭明文选》列“七”为一门;《隋书. 经籍志》曾录有《七林》十卷,是专收“七体”的文集。“七”除了成为一种文体以外,古代文人还把它作为书目的定数。如西汉刘歆撰《七略》,编辑宫廷藏书,成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南朝齐王俭撰《七志》,分经典、诸子、文翰、军书、阴阳、术艺、图谱七志,附佛经、道经二类。在先秦文学的一些篇名中,我们也不难看到“七”的深刻印记,如《七月》,这是《诗. 风》的篇名。诗中写及西周时期农夫们一年间每月为贵族从事的农业劳动和生活情况;《七谏》,这是《楚辞》的篇名,分《初放》、《沉江》、《怨世》、《怨思》、《自悲》、《哀命》、《谬谏》等七章;《七哀诗》,这是汉未王粲所作的诗歌篇名。从汉代的民间歌谣相沿而成的“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这一诗体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中的主要形式。 在古代神话中,“七”也是很重要的。古代神话中就有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的传说。《荆楚岁时记》:“傅玄《拟天问》云:‘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杜甫《牵牛女织》诗:‘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音乐中的“七声”也是一个典型的“七文化”:中国古代七声音阶中的七个音级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和变宫。   其实,并非大雅之堂方可有“七”,民间的一些七数也是很耐人寻味的。封建时代,休弃妻子的理由被人称为“七出”。《仪礼.丧服》“出妻之子为母”。 贾公彦疏:“七出者:无子,一也;淫洗,二也;不事舅姑,三也;口舌,七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大戴礼记. 本命》中也说:“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嫉去,多言去,窃盗去”。百姓常言所谓“七件事”即指日常生活中的主要事情。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不过,我们在从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去考究“七”的神秘时,别忘了并非中国人才对“七”情有独钟,“老外”早就对它开始关注了。在古罗马王政时代(前755-前509),就传说有“七王”,他们是:罗慕路斯、努玛. 彭庇里乌、图路.荷斯提里乌、安库.玛克乌、塔克文.普利斯库、塞维.图里乌、塔克文.苏佩布。欧洲中世纪早期有“七艺”之称,其全称为“七种自由艺术”(拉丁文septem artes liberales),是对古代希腊、罗马学校中所设立的一般文化课程的称呼。包括文法、修辞、辨证法、算术、几何、音乐、天文七科。“七曜历”,即以七曜纪日之法,始于古代巴比伦(一说始古代埃及)。公元一世纪时,罗马人用之,后通行其它国家。“七德”,是西欧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术语。他们把古希腊人的四主德(节制、勇敢、智慧、正义)看作“自然的美德”,外加上对上帝的“信仰”、对来世的“希望”和对人类的“博爱”这三个“神学的美德”,而名之为七德。古巴比伦人把“两河流域”神话中的诸神与观测天象中的星宿联系起来,共尊“七主神”:太阳神沙马什、月神辛、火星涅尔伽(战神)、水星纳布(智慧神)、木星马尔都克(众神之王)、金星伊丝妲(爱情神)、土星尼努尔达(胜利神)。认为每天有一位星神值勤,七日一轮回,后世七天为一星期导源于此。   任何文化现象都有其源远流长的社会生活根基,神秘的“七文化”也不例外。人类社会发现的任何规律都是从循环往复的自然或社会现象中总结出来的。浩茫宇宙、广袤天体中客观存在、反复出现的“七”数,使远古时代的人们感到这似乎是一种自然现象的“定数”,于是,他们笃信“七”才是一个能与客观规律相符相承的数字。我们知道,“八”因之与粤语“发”字谐音,当代人为它附会了吉祥色彩;“十”因之为汉语单字数字之极,人们又赋予其以“完全”、“圆满”之意蕴。而“七”则不是这样,综观上述漫话中所例举的“七”数,我们并不能发现其中蕴有如同其它数字所具有的对事物凶吉的主观判断。“七文化”所反映内涵,主要是古人用一些自然“定数”来诠释某些社会现象、类推其它自然现象。诸如七伤言其病,七方治其症;七册成其卷,七言成其体;七出为其休,七事称其全……因此,在数字文化中,“七”的神秘之处,就在于它被披上了一层“规律”和“定数”的色彩。

169

主题

5748

帖子

11万

积分

圣殿骑士

花园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14957
发表于 2007-5-10 01: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huh22 ............. 7跟音阶联系起来挺合适的
希望在人的胸腔中涌出永恒----塔莎*杜朵

10

主题

786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514
发表于 2007-5-10 01: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啊,真是长见识了:funk2:

10

主题

786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514
发表于 2007-5-10 01: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完这些,觉得mj新专辑的名称说什么也不能改了。舍《7EVEN》其谁???:funk6: [ 本帖最后由 7EVEN 于 2007-5-10 02:08 编辑 ]

10

主题

786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9514
发表于 2007-5-10 02: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ASH 于 2007-5-9 22:03 发表 你的头像??/别吓我~~~~
现在可以看我的头像了:-_-15 :-_-15

91

主题

2127

帖子

5万

积分

圣殿骑士

与世隔绝牧场主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55682
发表于 2007-5-10 05: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

刚看到 专辑的制作人里面包括neyo啊!!!哈哈哈!好喜欢!他也很喜欢mj!他的作品都隐约透着mj的影子!大家可以看他的新mtv感觉特别mj

334

主题

7876

帖子

17万

积分

圣殿骑士

轰僧哥哥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3086

终生成就奖MJJCN之星格莱米翻唱奖热心助人奖特别贡献奖活动卓越奖

QQ
发表于 2007-5-10 07: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MJ今年49岁 正好是7的平方……:wacko8

39

主题

1633

帖子

3万

积分

至尊天神

MJgalaxy

Rank: 8Rank: 8

积分
36876
QQ
发表于 2007-5-10 07: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7待中 !

7087

主题

2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飘渺岛主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326980
 楼主| 发表于 2007-5-10 08: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歌迷作品:

334

主题

7876

帖子

17万

积分

圣殿骑士

轰僧哥哥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73086

终生成就奖MJJCN之星格莱米翻唱奖热心助人奖特别贡献奖活动卓越奖

QQ
发表于 2007-5-10 08: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漂亮!

44

主题

795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268
发表于 2007-5-10 08: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kGenie 于 2007-5-10 08:19 发表 歌迷作品:
想象力有待改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MJJCN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Michael Jackson Chinese Fanclub)[官方认证歌迷站] ( 桂ICP备18010620号-7 )

GMT+8, 2025-5-24 19: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