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艾迪·斯凯瑞 翻译/ Echo
HBO的《逃离梦幻岛》的前期影评,每一篇都给人一种看过之后会对迈克尔·杰克逊“娈童”深信不疑的印象。但我没有这种感觉。
实际上,我看过之后反倒对纪录片中的两个人深表怀疑。做到这点并不难。
周日晚上播出了影片的上半部分。它详细讲述了韦德·罗伯逊(现年36岁)和詹姆斯·萨菲丘克(现年41岁)的指控内容。两人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都是杰克逊的朋友,现在却说杰克逊吻过他们,在他们面前自慰,和他们口交。
这些指控并不新鲜。两人几年前就性侵一事曾起诉过杰克逊遗产委员会。该案因超过了加州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而被驳回。
两人过去都曾宣誓杰克逊从未对他们有过不当行为。1993年杰克逊性侵案(此案以庭外和解告终)期间,当时还是个孩子的萨菲丘克还发表过正式声明。
但罗伯逊的情况更加奇葩。他和萨菲丘克一样,在1993年说过杰克逊从未性侵过自己。当年是小孩的时候他这样说,成年后第二次作证的时候他也说没有过不端行为。2005年杰克逊又因性侵被告时,罗伯逊已经20出头。他在法庭宣誓后,大概是坐在指控杰克逊性侵的原告前面,再次表示杰克逊没有猥亵过他。
就算你可以想象一个又惊又羞的孩子不承认自己被不当地爱抚过;也可以认为成年人对此事缄口是合乎情理的。但他为什么要在宣过誓的情况下,出庭为杰克逊做伪证,然后还继续保持这种立场,直到想有所作为的时候却发觉时机已晚?
2005年法庭记录: 律师:“罗伯逊先生,迈克尔·杰克逊有猥亵过你吗?” 罗伯逊:“绝对没有。” 律师:“罗伯逊先生,迈克尔·杰克逊有通过性行为的方式抚摸过你吗?” 罗伯逊:“从来没有。”
《逃离梦幻岛》并不是评论家口中的那种直击灵魂的故事。要不是因为那些被#Me Too #我也是 运动牵着鼻子走的记者们,它肯定无人问津。
似乎现在的大形势就是愤恨迈克尔·杰克逊。他死了,不能再为自己辩护了。再说现在恰好流行翻性侵案的旧账(参考哈维·韦恩斯坦)。但媒体把#我也是#运动的一揽子正义用错了地方,以为每一项不检性行为指控都是真的。但它们并不是都是事实。
就像针对法官布雷特·卡瓦诺的指控一样——此人可是强奸团伙的成员啊!——《逃离梦幻岛》里杰克逊的那些罪名,你信则有,不信则无。
《纽约时报》评论员韦斯利·莫里斯在2月28日发表的文章震惊了读者,其中是这样描述纪录片中萨菲丘克展示珠宝(据他说是杰克逊送的)的场景的,莫里斯写道“制片方把这一幕放在上半集结尾,好让观众刻骨铭心地感受到已成年的萨菲丘克再也不愿回首过去了。可他在纪录片中说自己和杰克逊交换过誓言,纪录片中的他,一副被抛弃的样子,手里一直攥着那枚保存在一个好看盒子里的戒指。”
这一段描写和观众在周日看到的最终版本完全不符。萨菲丘克的确拿出了一盒珠宝。尽管他说自己不想看,但能明显看出来他很珍惜这些珠宝。他过了30多年都没放下执念。为什么呢?萨菲丘克解释说这毕竟是“那个对着裸体趴在地上的自己自慰的人送的”。
就算珠宝真的是杰克逊送给他的,我也不信他“不愿回首过去”。实际上,整个纪录片表达的都是萨菲丘克和罗伯逊“非常想回到过去”。他们回忆了和世界巨星做朋友的点点滴滴,还有因为和迈克尔·杰克逊很亲而得到的种种好处。
两人都讲到了在他演唱会期间,和他飞遍全球同台演出的故事。罗伯逊还曾在杰克逊的音乐录影带中出镜。萨菲丘克出演过百事可乐的标志性广告。他们生动地再现了与杰克逊间的友谊,连酒店、航班和生活细节都讲得出神入化。
唯有讲到与杰克逊在一起的日子即将到头时,他们才难过起来。
他们对过往十分留恋。他们也知道自己不再是他的“最爱”了。
我不相信罗伯逊和萨菲丘克。
《逃离梦幻岛》并不像是在揭露性侵案。它更像是一个分手故事,只不过多了因赶上#我也是#运动而试图合法化的指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