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空气不再新鲜,当天空不再蔚蓝;当环境日趋恶化,当气候更加恶劣;当新物种的诞生不及旧物种的消亡,当人们意识到所要保护的东西太多太多;谁真正意识到什么加速了这一切变化的进程?
大自然的神奇在于她用她的法则创造了多样化的生命,每一样物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条食物链明确了各个物种的数量与质量,生态的平衡就锁定在相生相克这最朴素的道理之中。所以,我们看见了越是低等的物种它的繁殖能力越强,越是年幼孱弱的生命它的基础数量越多;然而,这初显规模的宏大,却只是为了彰显自然法则最严酷的优胜劣汰:同类与同类的竞争留下了优良的遗传物质,异类的竞争促进了体格的壮硕,生命与环境的适应创造了物种的多样性。而人类沿用这个模式获得了超乎所有生命的聪明才智,所以我们在我们的时期不再局束与自然法则的严酷,我们用我们的智慧了解自然,利用自然,终于成为这个自然环境中唯一高等而群体数量最为庞大的物种。我们的数量与日剧增,因为作为自然的产物,我们的骨子里还有着最原始的物种延续情结。然而,没有了自然界对人类个体全面的优胜劣汰,我们的数量随着我们的需要增加,直到我们赖于生存的资源与环境不堪重负,聪明的我们想到了保护环境,想到了合理利用资源,想到了一切有利于发展我们的未来的策略;事实上违背大众传统人伦的人口计划也是其中之一,只不过它实在不具群众亲和力。
随着全球环境恶化趋势的加剧,全球环保工作达成了一致的共识,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禁止过度开发,使用洁净能源等等成了老生必谈的常题。同时各国对环保工作大规模的投资,做着弥补过失和防患于未然的工作。确实,经过从意识到环保问题到如今的付诸行动,工业污染已放慢了脚步,过度开发已减缓了进程,新洁净能源也逐步被发现和利用。可是我们却更加频繁的受到了自然“回馈”的惩罚;不仅如此,我们越来越抱怨我们的生活:工作的压力,生活的压力,住房的面积,经济的收入,诸多繁杂琐碎的小事,没有保障的未来等等,于是想到了喘口气,却发现新鲜的空气很远。我们建设的脚步早已因为我们不得不需要的面积占领了山川河流无比秀美的地方,以至与野兽的足迹遁没,珍禽的飞影消失,哪怕是戈壁高原攒动的依然是人头。偶尔通过媒体的报道看到了刚灭绝物种的复原图,或者动植物园里濒危物种的生存状态,不由唏嘘。然而是什么让我们的需要如此之大,要去占有一些本不该我们涉足的地方?是我们一个人需要一座豪华庞大的住宅,还是我们一个人需要无数的工厂为我们生产用也用不完的生活物品?不是,我们不用孤单的独处一室,也不会浪费如此多的生活资源,只是我们的人口众多,我们不得不扩大规模为我们的种群数量提供充足的必需品,更何况聪明的人类是如此懂的享受生活。为此,生态的平衡不得不向我们倾斜!只是这或许恰恰成了人类打破生态平衡的根本成因。如果这个观点成立,全球大规模投资环保工作的同时,逐本清源的综合考虑人口问题,人口规划,或许是一个事半功倍的途径;即使人口政策有着自然法则的严酷,却说不定是人类未来利益保障的砝码。毕竟物质都是有限的,超过了承载必会倾覆,既然我们如此热爱生命,又何必加速我们家园走向毁灭的进程?
也许大自然的神奇并不在于她创造了生命,而是当她发现她创造的有些生命违背了她当初和谐共处欣欣向荣的大氛围时,她就会象小孩抹杀掉不再满意的画作一样重新开始。譬如,传说中的恐龙,传说中的那个世纪,还好人类有优于恐龙的智慧,会意识到种群数量对所处环境所产生的影响。
[ 本帖最后由 susheng1983 于 2008-3-30 23:3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