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4-2 05: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色污染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废弃塑料物每年总量达5000多万吨。中国自90年代以来,塑料废弃物“突飞猛进”,1995年达200万吨。自然界中长期堆放的废塑料,给鼠类、蚊蝇和细菌提供繁殖的场所,易传染各种疾病。混在土壤中的废塑料,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危害。丢在地面和水体中的废塑料,易被动物当成食品吞入而死亡。生活垃圾中的废弃塑料,给生活垃圾的处理造成困难:填埋则体积大,长期占用土地;堆肥则会污染地下水;焚烧则会释放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随着人们对白色污染的危害越来越深入的认识,人们开始利用各种方法来处理限制白色污染。
针对“白色污染”,铁路部率先决定在铁路全线停止使用EPS餐具,一些大城市如杭州、福州、 武汉、上海、广州、哈尔滨、北京等地也相继颁布了禁令。今年2月,国家经贸委发布了第6号令, 要求在2000年前淘汰一次性EPS餐具。
据有关部门最新检索统计,为治理“白色污染”,目前国内已有四种类型替代产品推
出:
1、淀粉类。淀粉类一次性餐具,因防霉变技术尚未解决,设备不完善,且成本过高,故至今仍停留在实验室研制开发阶段。即使今后技术过关,由于我国是缺粮国家,也很难形成市场。
2、双降解塑料类。此种餐具只是在塑料中加入光敏剂及淀粉,加入部分可降解,其塑料部分仍无法降解,所以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产品,不宜推广。
3、纸浆模塑类。一个纸模餐盒重25克,成本0.35元,日产4万只餐盒需一吨纸浆,相当于砍伐吨计以上的树木,一年以300天工作日计算,共要砍伐近300多立方米树木,这对本是森林贫乏的我国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且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等更不堪设想。当然,不可否认,纸模制品在色泽、韧性及外观方面均给消费者以清晰之感,但就环境保护而言,纸浆模制品称不上绿色包装,加之价格偏高,消费者难以接受。
4、植物纤维类。应该说,植物纤维类是比较被市场看好的。看产品是否是天然绿色包装,可依据三点来认定:一是包装材料来源必须为再生资源;二是包装材料及包装产品在形成过程中和废弃后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三是包装材料及其制品再生产过程中必须节省资源。植物纤维一次性餐具是以一年生草本植物秸秆纤维为原料,经特殊工艺压制而成,正符合这些环保条件。一种方法使用可降解塑料。可降解塑料是通过在塑料中加入一些促进其降解功能的淀粉、光敏剂、生物降解剂等,使其在一定周期内具有与传统塑料相同的功能。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在自然条件下,其化学结构可发生重大变化,且能迅速降解,变为水、二氧化碳及其他物质,使其“来有影,去无踪”。这种方法虽然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处理一定的白色污染,但是加入的降解剂又会产生新的污染,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现在最好的方法就是寻找一些容易降解、无污染、低成本的材料作为替代品。美、英、德、日等国都在进行生物自毁塑料的开发。美国密歇根大学用土豆和玉米为原料,生产出不含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德国哥丁根大学通过对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而制成生化塑料。日本生命工业技术研究所则开发新型光生物双降解塑料。英国还研究用糖培养细菌,然后用这种细菌制成可降解塑料。
随着全球环保高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指导,进一步探索治理白色污染的新对策。我们相信,人类的生态环境将得到更好的保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