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  - 歌迷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MJJCN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85|回复: 1

新浪博客上有人反michael,居然被推荐!!大家看看,版主也来看看吧,很气愤!!

 关闭 [复制链接]

3

主题

55

帖子

7238

积分

侠之大者

Rank: 4

积分
7238
发表于 2009-7-18 20:0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WTA 于 2009-7-18 20:08 编辑

有一人名为薛涌,据我观察他是古典音乐的爱好者,在他自己的新浪博客上写下了这样一篇文章,个人看后十分气愤,处处说无个人偏好但处处是个人偏好,本人嘴拙,希望有能力的兄弟姐妹能去跟他一较高下,个人有个人的偏好,我不反对,但他实在有些过分,希望我们能采取一些行动,下面是他的文章:
迈克尔-杰克逊和我们时代的精神贫困
在迈克尔-杰克逊葬礼前,我投给《东方早报》一篇文章《杰克逊热可以休矣》。值班的编辑是个非常有职业精神的年轻人。他立即安排文章在当天发表,但同时也发短信告诉我:他对我的观点严重不同意。他自己就是杰克逊的粉丝,并且点出一系列杰克逊的作品让我听,希望我不要无视杰克逊对人类心灵的震撼。

我的文章,被他以“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要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精神,在葬礼那天以《迈克尔·杰克逊热可以告一段落了》的题目发表了。我随即也把原文贴到了自己的博客上,两天的时间引来的两万多点击,一千多条留言。留言中99%对我加以痛斥,80%以上是辱骂,甚至有些“弄死薛涌”之类的暴力语言,在西方社会几乎可以被视为是死亡威胁,到了要打电话叫警察的地步。我当然对此并不抱怨。如同我一向强调的,“网络民意”的崛起是中国的巨大进步,即使在这一过程中不免泥沙俱下,也要对网络的言论自由悉心保护,切不可因小失大。我只是有点为杰克逊本人伤心。他大概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粉丝会以这样的面目出现。这种狭隘、容不得不同意见的声音,大概和他的音乐也不那么和谐吧。

我的文章中说了什么呢?我不过是引用了纽约一位共和党议员的话,说杰克逊变态、生活低俗,媒体对他的死报道过分。我之所以对这番评论表示赞许,不过是因为当时媒体对杰克逊的“伟大”有一边倒的过誉,这位议员终于表达了不同的声音。我个人则并没有说杰克逊的音乐不好。我只是说他不是莫扎特,不是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还无法盖棺论定。如果一定让我说老实话,把他和莫扎特、贝多芬比实在是天大的玩笑。同时,我说他是个变态的人(其实这是连他家人都说过的),但把他的变态归之于从小受父亲的虐待,觉得很值得同情。其实,看看美国主流媒体,也开始对此进行反思。比如《纽约时报》在他葬礼的两天后就发表文章,对这一杰克逊的疯狂加以批评和讽刺,还特别点名批判了某些政治家对杰克逊的过誉,斥责这些人:“你们如果没有能力作严肃的事情,就干脆什么也不要作,不如留着精力祈祷和瞑想。”《华尔街日报》几天后发表文章,说杰克逊咎由自取、自我毁灭等等。总之,两大主流媒体,葬礼后居然没有一家说好话。

其实,我绝对不是个反杰克逊的人。我们一家在这个问题上也很有分歧。妻子从大学起就听杰克逊,认为他的歌有些非常好。我是古典音乐迷,但一直意识到莫扎特在他的时代大致就属于流行音乐,文艺复兴虽然有古典文化的渊源,但也和俗文化的动力密切相关,因此从来不小看流行音乐。比如我就很喜欢披头士(The Beatles) ,认为杰克逊确实有不少好作品,但二十世纪流行音乐之王应该是披头士而不是杰克逊。十岁的女儿则是家里唯一有音乐训练的人,每天练一个小时的钢琴,自己也作曲。可惜,尽管我敦促她听听杰克逊,并坐下来和她一起听,她则一听就用古怪的目光看着我,仿佛是在说:“爸爸,你拿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我听是什么意思?”她觉得一切都太喧闹、太夸张、太粗糙。她还告诉我学校里杰克逊无所不在,是许多孩子的偶像,许多男孩子都模仿杰克逊,早让她烦透了。

我们这个三个人的小家庭,虽然彼此关系非常紧密,每天都在讨论各种问题,但大家的成长背景和口味还是很不一样。为什么十三亿的社会,大家的口味竟这么单一,乃至崇拜杰克逊到了疯狂的程度、容不得一个“不”字?这种崇拜,是说明了杰克逊的伟大,还是我们精神的贫瘠?我看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不要忘记,在披头士时代,披头士被奉为是“最伟大的”,其粉丝的忠诚与狂热不下于杰克逊迷们。但是,二十年不到,杰克逊就把他们取而代之。而杰克逊本人呢?如一些音乐评论家指出的,最近几年他的热度已经大减,他的财富更多是来自他购买的披头士的版权收入,而不是自己的唱盘。炒作他悲剧的死亡会在短期内促销其作品,带来巨大的商业收入,满足其债主的要求。但是,这种商业成功和以此为目的的炒作,很难给他带来莫扎特、贝多芬那样的永恒地位。我不想贬低他的音乐。他的音乐的质量是一定的,本身并不会因为受众的疯狂和冷漠而改变。如今对他的疯狂,更多地说明的现代人精神的贫瘠,乃至人们似乎只有他,没有别的。文化的多元性消失,塑造了对一个明星的依赖。你如果过度营养不良,就会把唯一的食品当作生命的一切。

我们对比一下巴赫、亨德尔、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的时代。那时欧洲的人口不到两亿,而具有永恒价值的音乐家出了一大把。如今欧美的人口超过十亿,经济和教育水平也要高得多,却产生不出十八世纪众星中的一个!一二百年后,人们听的还是莫扎特、贝多芬,以及那个时代的“流行音乐之王”。到那时你恐怕很难找到杰克逊的影子。

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听到对于这种人类音乐创造力下跌的解释。但是,音乐产业所创造的单一化产品、单一化市场,恐怕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在十八世纪的欧洲,仍然是封建诸侯林立,彼此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文化竞争。不同的王侯,赞助着自己倾慕的音乐家,统一的音乐市场并没有形成,各种不同的音乐天才都有机会。但是,在录音录像技术发明后,一个几块钱的光盘,就会砸了一个音乐家的事业。试想,在过去开酒吧,你要雇佣乐手来唱歌弹琴,成千上万的音乐职位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潦倒的乐师中会涌现大量天才。现在你买盘杰克逊,在大屏幕上一放,不仅便宜得多,而且更人气,那些潦倒的乐师丧失了基本的存活空间,不符合主流口味的音乐难以生存。要知道,在文学艺术上,红极一时的东西经常过几十年就毫无价值。许多真正的大师则在其生活的时代并不被承认。甚至巴赫死的时候也几乎不被当成作曲家,因为他那种巴洛克风格被新兴的古典乐派压倒了。他更多地是被作为演奏家、音乐教师、和他几个作曲的儿子的父亲而被人所知。虽然莫扎特、贝多芬对他十分倾心,但他到了十九世纪才被公众所再发现。分散的市场,可以保持艺术的多元化,使真正伟大的艺术创造在历经时间考验后获得永恒。但是,单一的市场摧毁了这些。音乐产业在这种单一化中有既得利益:大众口味越单一,产品批量就越大,成本越小,利润越高。这种胜者通吃的商业机器,使许多潜在的天才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当然我们更不要忘记,在没有录音录像的时代,你要想娱乐就得自己弹琴,而不是要死要活地当某大明星的粉丝。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钢琴还是美国家庭中在住房之后的第二大财富。现在的粉丝似乎比那时候的音乐爱好者更狂热,其实音乐素养反而差得多。这也是现代精神贫瘠的原因之一。


我对别人喜欢杰克逊从来没有非议。但在我看来,他几乎穷尽了所有的现代技术和舞技,他那对着麦克风的疯狂实在太虚张声势了。他的东西里,非音乐的因素太多,音乐本身太弱,反不如披头士音乐中的苍凉感来得自然。约翰.列农被刺身亡,死得更突然、更悲壮。但是,第二天他的伴侣小野洋子发表简短的声明:“没有约翰的葬礼。约翰一直在为人类祈祷,让我们也为他作同样的事情。”这样简单干净地走,更象个超凡脱俗的艺术家。相比之下,杰克逊空前的葬礼,使他本来已经滞销的唱盘突然热卖起来,更象是一巨大的商业炒作,大概足以让他那些债主的钱袋塞满,但是却很难让他的音乐永恒。一位在我博客中留言的网友大声宣布:“瞧着吧,你女儿长大照样听杰克逊!”其实,她正是我们家里最反杰克逊的人。你看看历史上的所有流行音乐家,哪里有能统治几十年的?杰克逊的粉丝和我们这代人一样会老的。到那时,他的作品更可能被年轻人看作是老头儿老太太们的怀旧曲。统治音乐时尚的说不定是什么约翰逊、麦迪逊呢。但是,莫扎特、贝多芬则是不会老的。因为他们不是时尚。再过二百年、一千年,人们还会说“巴赫是神,莫扎特是天使,贝多芬是人!”他们照样代表着人类的精神顶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55

帖子

7238

积分

侠之大者

Rank: 4

积分
7238
 楼主| 发表于 2009-7-18 20: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他之前的一篇文章,他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了,但是却满是个人偏好主义而且极其不尊重他人的喜好:

杰克逊热可以休矣(2009-07-08 07:44:12)   
星期二杰克逊的葬礼群星荟萃,成为近年来美国的一大盛典。不过,就在这一“盛典”之前,纽约州共和党众议员Peter King发飙,指出杰克逊虽然曾经是个不错的歌手,挺能跳舞,但他涉嫌骚扰儿童,过着低级的生活,是个变态的人。一个人死了固然不幸,但每天都有人死。媒体围着杰克逊没完没了,光耀这种低俗的生活;同时忽视了美国正在打两场战争,国内危机深重。前线的战士、教师、消防队员、志愿者,许多真正的英雄都被忽视了。



此话是我在持续了许久的杰克逊新闻中看到的唯一亮点。杰克逊是个能卖钱的歌星。但他不是莫扎特,不是贝多芬,在音乐史上能留下什么地位还很难说。他是个变态的人,虽然变态得可怜。他这种可怜的变态,究其原因还是从小被其父亲进行虐待式的天才训练:手持皮带强行督促其练习、抓住他一只脚倒拎起来如钟摆一样在空中晃动、不停地嘲笑他的“难看”的鼻子(这是他整形的原因之一)….所有这一切只有一个目标:成功!赚钱!杰克逊就是这么一个被他人驱动、自己却一无所有的成功机器。他挥金如土,却得不到最基本的爱,甚至得不到一夜好觉。多少年来,他到处求医,不惜任何代价要找到敢给他开危险的药物的医生,以求能够安睡。一位医生透露,当年他对付杰克逊,就是给他药倒,然后再给他药醒。在这方面,他几乎象个植物人,完全失去了对自己生命的控制。据一位生前亲近在CNN上透露,杰克逊曾央求她:给我找到任何能给我药的大夫,要多少钱都行。他死后在他的住所发现的药物,按法律根本不能进入任何家庭。他的死,实在也很难避免。



现在他死了。他父亲在记者招待会上甚至不屑于装出来悲痛,只顾在大肆推销自己的音乐,以发挥儿子的余热。重明星聚集一堂,许多是借机出出风头、推销自己。杰克逊死后,还是个被人利用的成功机器。他何时拥有过自己的生活?



这些人利用他也就罢了。媒体则负有公共责任,怎么可以围着杰克逊没完?一些经济学家说,今年夏天,是奥巴马成败的关键。如果处理经济问题不利,到了秋季经济就不再是布什的遗产,而完全成了他的责任。划时代的医改案,也正在国会进入关键时刻。围绕着这些问题的公共辩论,被一个杰克逊给淹没了。如今美国的失业率已经达9.5%。等这场热闹过后,也许整个国家会掉入两位数的失业率中。



中国又如何呢?教育、住房、医疗、就业….. 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中国哪里有那么多过剩的精力跟着杰克逊的死而起哄呢?杰克逊是个病人。崇拜这样的病人的民族,恐怕自己已经病得不轻。美国的杰克逊热何时结束尚不可知。但中国的杰克逊热还是到此为止为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MJJCN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Michael Jackson Chinese Fanclub)[官方认证歌迷站] ( 桂ICP备18010620号-7 )

GMT+8, 2025-1-10 19:4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