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经带着全世界歌迷心脏跳动的人,心脏停止了跳动——于北京时间6月26日凌晨……
迈克尔杰克逊给全世界带了全新的艺术冲击后永远地离开了他留恋的舞台。他给人们留下了节奏感的触动,艺术的遐想以及对他本人人生观价值观的评价空间。
我接触杰克逊的音乐比较晚,还是在上高二以后。之前我听到最多的当然是他斐然的名声,可是他的负面新闻也格外刺耳。在此,向迈克尔道歉,我鬼使神差的因为那些对他负面的舆论而无视他在音乐上的成就。高二时17岁的我错过了杰克逊17年……
记得我是在同学的逼迫下听完了杰克逊的那首《THRILLER》,在我不耐烦地听完前奏后,就摇着头听完了不知听了多少遍后的又一遍……从此我迷上了杰克逊。
我从小接触的都是中国传统的音乐形式,笛、箫、筝带来的舒缓音律总是细水长流地洗礼着我。没有喧嚣的境界是我精神始终沉浸的一片乐土,我正庆幸的时候,迈克尔杰克逊的一声长啸惊醒了我!记得《THRILLER》开始那段诡异的开门声、让人不寒而栗的狼嚎、阴沉的吉他声和打碟声混合交错的刺进了我耳膜,我惊慌失措地瞪大了眼睛——天啊!世界上还有这样的音乐?“不!这不是我喜欢的旋律!”当时我这样想着。可是,徒劳……
那首《THRILLER》无论在作曲、填词、背景烘托、气氛渲染都给我带来全新的感受,不再是《春江花月夜》的闲致、不再是《高山流水》的旷远、不再是《梁祝化蝶》的悲伤、不再是《琵琶语》的凄凉,杰克逊在歌里赤裸裸地表现出对丑恶的憎恨和恐慌、传达着他对人性的思考,用他得天独厚的嗓音鞭笞着他所唱的“鬼”,透露出的坚毅让那些鬼无处逃窜。痛快!“You're Fighting For Your Life ”(要生存,就要拼搏)这句给我的震撼最大,不错,我们周围“鬼”实在太多了,他们肮脏的思想和龌龊的行为正无耻的吞噬着我们珍惜的美好,我们要生存,要拼搏,要用我们坚毅的信念来驱除这些魔鬼!此时,老子的“无为而治”在我脑海里已经荡然无存,杰克逊的呐喊已在我心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作为中国人,我不可掩饰地为自己的国家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而自豪。浸染于其中的我从小到大吮吸的都是华夏文化的点点滴滴,可是我竟然不能抵挡杰克逊给我开来的冲击!这就是我初始的恐慌。我一直认为国外的文化大都是一些低俗的,原来我错了,那不是低俗,是现实!杰克逊的音乐给我的感受就是这样。
中国的轻音乐以及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的轻音乐,都是在管弦乐器的吹拉弹奏中缔造出给人无限遐想的高妙意境,或渺远,或深邃,或轻快潺潺,或悲情幽幽,但都是高于生活的。可是杰克逊的音乐却紧紧贴着生活,无论是什么主题的歌,传达给我的是“生活就是生活,无视现实等于无视自己的存在,无视自己的存在意味着灭亡的逼近”。这里不是说中国音乐家就是脱离生活的唯心主义者,而是他们都有着极丰富的人生阅历,对生活有着很深刻的认识,所以他们才能把艺术提高到更深的层次。不可否认,杰克逊在这一点上确实有欠缺,毕竟华夏文化有着五千年深厚的底蕴,杰克逊只是乐坛上的异军突起。而我从小衣食无忧,在家人朋友呵护的羽翼下长大,“人生阅历”可以说是欺人之谈,总沉浸在高于生活的理想精神世界而没有现实生活的感受对我的成长无疑是有害的,邯郸学步,贻笑大方……所以我不能一味的向往中国文化给我描绘的理想境界,我还要贴近生活,这就是我感激杰克逊的地方。
杰克逊没有墨守成规,他将多种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动感的舞步、独树一帜的嗓音、扣人心弦的旋律让他无可厚非的接受全世界歌迷对他的神化。于是,我开始关注着迈克尔杰克逊。他的每一首歌我都听了,每一部mv我都看了,每一场演唱会我都在网上顶礼膜拜过,虽然他的音乐里有着很多我很难理解的地方,但是不妨碍我对他的欣赏。
如今,我养成了一个习惯,轻音乐我永远钟爱,杰克逊我也不能排斥,我喜欢在傲游了美妙的精神世界后让杰克逊的尖叫把我带回生活的世界。我迷上了这种反差极大的体验。
随着对迈克尔杰克逊了解的深入,我很遗憾地发现他也是一个凡人,缺点太多了,有的缺点甚至让人根本不能原谅!给皮肤漂白、吸毒、生活糜烂、猥亵儿童等等,虽说现在的媒体是“听见风就是雨”,但是多少还是有一些“风”了……我不能接受他的某些人生观和价值观,可能是他所处的社会的意识形态和我们迥异吧。MAO说过要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接触异样事物,我不能忘记!
也许是我一厢情愿,我觉得正是杰克逊有着缺点,即使有些缺点太离谱,但是却让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是歌坛的神话,也是一部庸俗的生活小说。我欣赏他,但我不推崇他,更不盲从他。
杰克逊本来是要复出的,据说是为了给他名下的基金会筹集资金,有人讽刺说是他自己没钱了。暂且撇下他是不是真的要筹集资金,起码他有这个想法,不要忘了他一个人支持了世界上39个慈善救助基金会。光这一点,我就无条件相信“人之初,性本善”这一睿智的说法!可见,即使杰克逊有着自己独特的处世方式,但是他的善恶观还是跟随着社会的主流的。“一个人只要心存善念,再恶的魔鬼都能被渡化”,这是佛教释家的观点,我相信用在杰克逊身上绝对可以。况且他并不是什么万恶的罪人,相反,他是音乐史上的功臣!
杰克逊的一生大起大落,登峰造极的音乐成就,举世著名的慈善家,而后又遭人唾弃谩骂。退出乐坛后他竟然还有勇气复出,大丈夫能屈能伸,杰克逊好样的!杰克逊的面前有阴影,那是因为他的身后有阳光,阴影是他自己挡住阳光造成的,只要他及时转身,面对的仍然是一片光明。
现在,迈克尔杰克逊走了。吉隆坡的那个大广场上还回荡着夹杂着尖叫声的天王的旋律,仍然残留着杰克逊曼妙太空舞的身影。回忆依旧人已离去,这是中国文学作品里经常渲染的场景,杰克逊的逝去让我更深一层地感悟到这一经典情节的伤感意味……
杰克逊是不是踩着太空步去傲游太空了?他那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已经让整个地球为之震撼,男儿志在四方,杰克逊向宇宙进军了!看啊!杰克逊正回首向可爱的地球微笑呢!迈克尔,你到月球了吗?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我们中国嫦娥的故事,你是世界的嫦娥!我知道你的灵魂一定会脱离地球的引力,为广傲的宇宙谱写更动人的篇章……
——写给逝去的迈克尔杰克逊,我心中真实的杰克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