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klcain 于 2009-8-10 11:17 编辑
应呼吁转载
写在前面的话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花了很长的时间去思考应该用一种怎样的态度去写,若是写得犀利了,会显得刻薄和得理不饶人,但是如果措辞太温和,也怕你认为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靠你在一篇毫无诚意的文章中一笔带过,以后变本加厉去伤害那些对你有炒作价值的名人,那些为革命作出过不懈奋斗的文豪,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逝去的先烈,为中国文艺界争得无数荣誉的艺术家,在网上看到一篇名为《驳朱大可挺张艺谋》的文中,作者胡庄在文后这样写道,“捧出一件光芒四射的艺术作品,并不是容易的事,而向人家头上扣屎盆子,却极其便当,只要够无聊就行。”言辞激烈,却极其形象。对,“有争议是好事”但是需要看看,你在捧出一件作品的背后花了怎样的心血,你可以批评别人的作品不好,但请你有理有据,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不同,请你在评论的时候关注到别人真正付出的,拿出客观的评论,所以“有争议是好事”只适用于专注于各自文化领域的工作者,而不是一个借着当今浮躁媒体来炒作自己的人。我会以尽量平静的心情,客观的叙述。我没有幼稚到认为,你在看了这篇文章后能够改变你对你行为的认识,所以,我谨以这篇文章谈谈,我对这整件事的前后经历的一些看法,献给MJ,也献给关注这件事的迈迷。
从《黑色意志的胜利》看朱大可
作者:susie
很多迈迷贴吧的,论坛的将你的《黑色意志的胜利》看做是一片道歉文,我并不那么认为,我想你也是,没有一个真正悔悟过的人,会用一个当事人不为熟知(恕我浅薄我个人压根没看过有人将MJ,称呼为麦杰)的称呼来表示歉意,我妄自猜测你只是顶不住迈迷带来的压力想撇清以前所造的谣,在这里我用猜测,而不是用所谓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因为我知道我不是心理学家,况且我也不了解你(只是因为MJ的事才知道了你的名字),你到底明不明白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是一个站在当下分析童年的学问,MJ根本就没有恋童癖,你如果是一个真正的心理学爱好者,你就应该清楚这种病态是无法控制的,在MJ关心的这么多孩子中又怎么会只有两个去告他。请你用正常的逻辑去思维,MJ的母亲说过一句话大意是,一个正常的家长,在知道孩子被猥亵后谁不会跟犯罪的人拼命?怎么会一声不吭就告上法庭要求赔款。最后,MJ被宣判无罪是全世界广播直播的,一个证据不足却任可以走到这一步案件,可见别人有多希望MJ入狱,可是法律是公正的,没有证据什么都没用!你用你所谓的精神分析法去分析一个毫无病症的人,你自己觉得这还不算是造谣吗?媒体,好,你说你是引用的,你为什么不引用真相,却要引用谣言,我不多做评述,相信看的人自有定夺。
你在《黑色意志的胜利》这篇文章中你只提到了精神分析一说,但是就这一点也完全站不住脚。在这篇文中你对你在《风言锋语》大谈的“肉体契约论”绝口不提,这是你哪儿看到的名词,还是你继“麦杰”之后的又一发明创造?想必这次的灵感是来自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吧。好听的名词没有用,关键是在于其中的内容,如果内容虚假且肮脏,再好看的皮囊也是没有用的。在《方舟子驳朱大可对着鲁迅“叫春”》一文中说道,“至于朱评论家的其他“评论”,如声称鲁迅初次答复萧红(其实是同时答复萧军、萧红)的信‘充满了罕见的、《两地书》所没有的挑逗性暗示’,乃至于‘某些迹象表明,在儿子出世以后,鲁迅陷入严重的阳萎’,都只能让人觉得是在读一位色情妄想狂的妄想,所谓淫者见淫是也。”“他(指朱大可,下文亦是)还好意思装模作样地自勉“我所担心的是,我自己也会一不留神掉进这个陷阱。我必须保持对话语的警醒。”却不知自己早已掉进了陷阱,而且是自觉自愿、得意洋洋地掉进去的,所以我们也不必假惺惺地希望他 “能够从这一事件中得到教益”,就让他一直“自残”下去好了。”我想你一定没有去读过,否则你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喜洋洋的写出如此谬论,何谓学术?学术是站在理论上得合理感性思考。摘录或是意淫只对自己炒作有利部分的做法,那是八卦杂志和娱乐版的功能,这种行为叫造谣。学术自由,必辅以正确的道德观,起码八荣八耻请时常记住。你不知道1926年全中国人民都为刘和珍君惋惜涕泪,你说刘和珍君和鲁迅先生有暧昧,文中这种对如同自己学生般的人的牺牲和对年轻生命提早逝去的血泪控诉,居然可以被讲得如此不堪入耳,难道你需要有另一个人以此文为证据,用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对你来一次分析?以前没有看过你的文章,这回一次补上了,用人性、人本主义去思考,并不是以用肉欲思考作为标志的,贴上肉欲的标志,人欲的标志,并不代表文章多有水平和思想有多开放。
牵强附会,只会让一切显得可笑,商业并不是学术的坟墓,而是在于撰文者自身的考量,不要把学术的暗淡怪罪于商业,反省反省自己,人不能一味的抱怨,而是要不断的完善自己,这是MJ教我们的。“之后,凭借一系列文学研究和批评文章,朱大可在中国文坛声名鹊起,并且奠定了自己的先锋批评家地位。‘那时候我年轻气盛啊,狂得要死。’他说,在很高规格的学术会上,也可以藐视与会者,自己随性说一通,然后当场退会,‘得罪了很多人,因为根本不顾别人的感受’。”这段摘自你在百度的百科,你说的没错,也许你曾是一个年轻气盛,恣肆抒意的青年,但是人是会改变的,如果你当时就是个不顾事实,随意评述的人,那么你当我没说,但是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的改变请你注意了,种种情见,以至埋没本性的例子还少吗?讨论人性本善本恶的意义,绝不会超过讨论你想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的意义,最可怕和可悲的是你不加检查,不作改变。同样来自百度知道“‘我是很有争议的人,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他低头又抬头,‘其实,争议是最好的状态。没有争议才是不正常的。我为下个世纪写作,因为历史是最好的评判者’。”你回想一下自己的新浪博客,再看看你的百度贴吧,贴吧暂且不论,你可以说不是你删的贴,那博客和QQ空间呢,前去留言的迈迷,前一分钟的善意回帖,没过多久就被删除了,但凡是讲道理的,分条据理的驳斥你的,只要是有道理的都被删除,留下那些火气大的迈迷的骂声,难道你对争议的理解也许只停留在谩骂?
以下是你在《黑色意志的胜利》中的关于MJ原话,“两月前在上海电视台做嘉宾时,我用精神分析法解剖了他的童年。以后从学生那里才知道,我的观点受到一些MJ迷的批评。如果因电视表述不当而误伤了杰克逊,我愿在此文中诚挚地致歉。这完全不是我的初衷。我爱麦杰,犹如我爱马丁。就通常的定义而言,我和唐蒙都是老牌麦粉,至少,我是杰克逊在中国的第一批拥趸。只有傻瓜才会跟自己喜爱的文化英雄叫板。”
你所参与上海纪实频道《风言锋语》节目是7月14日播出的,MJ的离世是在中国时间的6月26日,你所写的《黑色意志的胜利》是在8月5日中你说到“两月前”,也就是说你在MJ去世前20天就做了节目,明显的细节错误,你撰文时的心放在何处,你也许觉得自己文字功底颇佳,随意写写就可以敷衍了事。
你在文中说你和唐蒙是MJ的老牌粉丝,你说,“我是杰克逊在中国的第一批拥趸”,但是你的行为是一个拥护者该有的行为吗?我也大胆猜测一回,也许你和的唐蒙情感表达方式和一般人不同?一个在节目中造谣说自己偶像恋童,换肤,仇父的人,会是fans?对,在MJ离世之前,很多问题一直扑朔迷离,大多数公众都没法了解真像,但在他离世之后所有的一切、云开雾散,你和电视台既然要做节目,却不寻求已经明了的真像,非要以那些过时的谎言来说事?你又说道,“通常定义而言”我不知道你在玩什么文字游戏,还是你文采、逻辑的彰显。
以下是你引用一位美国记者的话,“一位美国记者向我描述杰克逊死亡时的惨状。他被送进医院时已经停止呼吸,医生甚至没有认出他来。他的容貌完全走形,鼻子塌陷,脸紧缩成一团,犹如一个布满皱纹的老人。但越过那具失控的躯体,他的灵魂和音乐却获得了辉煌的永生。”我们看过MJ的彩排,看到过救护车最后送走MJ的样子,根本就不是文中所说的那样,我们希望知道是哪位记者说的话,还是另一则小报摘录,又一个失实的描述?
文章语言虽粗鄙,不过希望你能正视迈迷的心情,在哪里给迈克尔杰克逊的造成的伤害就应给以同样的澄清,成年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和《风言锋语》节目既然需要炒作,就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