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文转自百度贴吧-------
零〕
关于他,从来没有人能真正地了解。
在他离去的那些日子里,人们热烈地讨论着他,爱他的人抑或是恨他的人,他的音乐抑或是他的生活,他的专辑抑或是他的婚姻,源源不断的话题在网络上、报纸上、电视上流淌着,真的假的对的错的好的坏的,好像一切都是那么扑朔迷离,深不可测。在一次格莱美奖的颁奖过程中,当Janet介绍他出场时,屏幕上显示的是“How to become a legend”——如何成为一个传奇。传奇的定义是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无疑,他是一个传奇,甚至他的离世方式也为他的传奇人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可是,如若光用看待传奇的目光看待他,跨越半个世纪的成就、光鲜而不可逾越的数据、纷扰他一生的传闻却又多少显得有一些空虚。爱他的人都知道,属于他自己的生活其实很简单,就像他在《Childhood》当中所唱的:他们认为我是如此古怪,因为我喜欢这些简单自然的东西。
在一盘家庭录像带中,他说,我想看到真实的世界,这并不容易。困扰他的是他不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去超市购物,因为在过路人的眼里他是一个超越常人、不可触及,看到便会不自觉尖叫,而后便要把握照相签名的机会的的存在。
斯人已去,那些曾经的疯狂终究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渐渐平淡,可那份感情却会因为时间的积累而更加深蕴沉重。
我会再一次聆听他的歌曲,再一次观看他的MV,再一次阅读他的文字。
然后,更加清醒、清楚、清晰地感受他为这个世界留下的珍贵的财富。
〔壹〕
他曾在一首歌中唱道:在你审判我之前,请试着爱我。我曾有过痛苦的童年,你见过我的童年吗?
很多人认识他的童年是从The Jackson 5开始的,这支由五个黑人兄弟组成流行乐组合据说是70年代最成功的组合之一。不过对于大部人来说,70年代似乎有些久远,那时候的我们也许还未降生,也许懵懂地连流行乐是何物也不明所以。
对于喜爱他的人来说,追寻The Jackson 5的足迹是一件不错的事。那些色彩陈旧的老照片上,他夸张的爆炸头,纯澈的大眼睛,鲜艳的表演服难免会让我们会心一笑。而那个年代的音像资料中,他成熟的舞台经验和娴熟的舞蹈动作又不免会让我们生出赞叹之情。
我相信等价交换的原则,也许这份交换不是他所接受的。既然他比很多孩子更早地站上了歌舞升平、华光四溢的舞台,那么他的童年生活难免会不尽如人意。没有父母宠溺的目光,没有满屋子的毛绒玩具或是遥控汽车,没有过生日时的双层大蛋糕,没有和邻家小孩一起玩捉迷藏的时间,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无疑是残酷的,是无法接受的。他成名后在牛津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谈到自己的童年时所说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都有过童年,可我却缺少它,缺少那些宝贵的美妙的无忧无虑嬉戏玩耍的时光,而那些日子我们本该惬意地沉浸在父母亲人的疼爱中,为星期一重要的拼写考试下功夫做准备。熟悉The Jackson 5的朋友都知道我5岁时就开始表演,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停止过跳舞唱歌。虽然音乐表演的确是我最大的乐趣,可是小的时候我更想和其他的男孩子一样,搭树巢,打水仗,捉迷藏。但是命中注定我只能羡慕那些笑声和欢乐,我的职业生活不容停歇。”
你能想象在你还少不更事的时候就被扔进了娱乐圈这个可怕的大染缸,承受数不尽的赞美,还有冷眼和嘲讽吗?这当然会让你迅速的成长起来,可是这种成长方式的痛楚又有多少人能了解,能承受得了?
童年对于他来说也许是一段难以追寻的梦,也许是一只从他手间溜走的斑斓蝴蝶,也许是远处的孩子们欢乐的笑声,无论如何,是无法再拥有的了。
〔贰〕
他是一个热爱音乐和舞蹈,并且将自身的天赋推至极限的艺术家。他站在舞台上所带给观众的震撼力世间无二。对于他在演艺事业上的成就,任何溢美之词赋予他都绝不过分。在他面前,有谁敢称偶像?
那些生活六七十年代的人们谈及他,表情与话语里无不是满满的震撼与惊艳。他怎么可以词曲、舞蹈、、乐器、场景制作一手包?他怎么可以将一个MV拍摄得像是一部好莱坞电影?他怎么可以将声音控制得时而柔美,时而高亢,如此自如?他怎么可以不受地心引力得舞蹈?他就像是一个引领人们跨越时代的英雄,当我们还在惊异于他不受束缚的行为时,他早已进入了另一个更加超前的世界。于是,我们由最初的惊讶到慢慢沉溺于他的世界,不可自拔。所以,当我们看见在他的演唱会上,无数的歌迷激动到晕倒时,无需惊讶,因为他的魔力已足够倾倒众生。
他的舞蹈是全世界最没有规律,却最具有节奏性的。有人说,当音乐响起时,他的节奏能够带动全世界的脉搏。而当我看见他在魔幻的灯光下启动舞步时,我觉得我看见的那个人并不是来自地球,因为他从来不受地球常规的控制,他想怎样舞蹈都可以,只要他愿意。
而他的歌曲的魔力不单单是由他天籁的声音制造的,还有歌词间流露出的思想性。他的歌曲中有呼吁环保的,有反抗种族歧视的,有关怀贫困儿童的,亦有宣扬世界和平的,他会将自己的心声写在歌中,他会以歌曲的力量治愈伤痕累累的世界,治愈伤痕累累的人类,这是多数歌手望尘莫及的境界。
无法否认他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天才,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他获得过人道文学博士学位,他还是空手道黑带,他曾出过一本诗集,他的素描和油画都很不错。
太多的成就已无需一一道来,他的艺术成就已不仅仅是带给人以听觉和视觉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带给这个世界爱的声音,带给需要帮助的人支持的声音,带给大自然关怀的声音,带给我们,回忆的声音。
〔叁〕
他的生活永远是人们关注的话题。这对于一个明星来说,尤其是一个巨星应该是稀疏平常的。可他巨大到令一些人嫉妒的成就、随意自然的生活习惯、孩子般的性格以及慷慨得过分的爱心却总是能够让记者们抓到把柄并进行大肆的报道。偏偏他又从不愿意与记者进行过多的纠缠,于是他身边是是非非就显得尤其多。
一定有很多人,甚至是曾经无比热爱他的人相信那些不堪的流言,人言可畏,很多假的事情说的人多了变成了真的了。他从来没有解释过,当记者们把那些捕风捉影的事情说得天花乱坠时,当不明真相的人将他骂得一无是处时,当电视屏幕上一遍遍地播放他所谓的“丑闻”时,他甚至没有辩解,没有回击。他的行动只是义无反顾地投身艺术,做纯粹的音乐;他只是依旧锲而不舍地帮助那些患病的贫困儿童,邀请他们来到美丽的梦幻庄园无忧无虑地一起玩耍。我不相信他真的不在乎,可是在乎又有什么用?当媒体真的想将你置于死地时,他们可以选择的方式很多,他们甚至可以捏造一切不曾有过的事情,可以利用一切在你身边的人,这个世界,每时每刻,都有阴谋在进行。他从来就没有做错过什么,做错的是他所面对的世界。
他从来都是以自己是一个黑人而光荣,他的艺术融合了太多的黑人元素,可是当他被白癜风折磨着,不能够接受阳光并且还要为了表演而以浓妆掩盖时,无耻的媒体为他创造了“漂白”这个史无前例的高科技;很多明星都对自己的脸动过刀,可是当他甚至都承认了自己对鼻子的部分整过两次容时,记者们仍然在喋喋不休地说着天王的脸在手术刀下是如何变化的;他喜爱孩子,他说他想弥补自己失去的童年,可是他与孩子们天真无暇的笑脸却一次次被印上报纸头条,不断有人污蔑他,不断有人伤害他,不断有人误解他。
自从我打破唱片纪录开始——我打破了猫王的纪录,我打破了披头士的纪录——然后呢?他们叫我畸形人,同性恋者,性骚扰小孩的怪胎!他们说我漂白了自己的皮肤,做一切可做的来诋毁我,这些都是阴谋!当我站在镜前时看着自己,我知道,我是个黑人!
关于那些可笑的传闻,我不想再多说什么,很多在他走了以后已经不攻自破。每一个人都应该问问自己,我曾经相信过那些吗?我曾经对他产生过厌恶与不解吗?我是多么的愚蠢。
我想他是信任他的歌迷的,一个真正热爱他的人应该明白他会不会做那些事,应该一直一直站在他的身后,应该知道支持他是正确的选择,应该不会舍得让他孤零零地一个人面对世界。他在《Will you be there》的最后就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在我们最黑暗的时刻,在我最深的绝望中,你仍然会关心么?你仍然会在那里吗?在我的考验与苦难之中,穿过我们的怀疑与失败,在我遭受暴力的时候,在我动荡不安的时候,穿越我的恐惧和自白,在我的虚弱与痛苦中,穿过我的欢乐与我的悲伤,对你许下另一个明天的承诺。我将永远不会让你分离,因为你永远在我心中。
他真的像个孩子一样,总会在演唱会上当歌迷们喊道“I love you”时扬起嘴角说“I love you more”,总会对童话中的小飞侠彼得潘念念不忘,总会在与孩子们玩时完全不顾形象地恶作剧,总会为了能够不引人注目地出门一趟而将自己乔装地像个陌生人,总能坚持不断地悄悄地去探望贫困儿童。这样的他,完全不像是一个明星的他,却总是引来无数的非议,却总能被舆论泼了一身脏水。他渴望尽他所能地回馈世界,治愈世界,拯救世界,他渴望这个世界能够变得处处美好起来,他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个世界,可是,事实上,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并不配拥有他。
〔肆〕
我真的很爱他。我憎恨在还没有来得及把握之前就失去了他。
我不得不将他的歌一遍遍地听,将他的演唱会一遍遍地看,将他的新闻一遍遍地翻,假装他还活在这个世上。
很多人都在哭泣。
[伍]
他的名字终究会被历史铭记,他的歌声依旧会在很多很多年之后响起,他从来不会离开我们,他爱这个世界。
我们爱他,他更爱我们。
[陆]
可是,上帝比我们更需要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