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  - 歌迷论坛

 找回密码
 加入MJJCN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580|回复: 10

转载 迈克尔·杰克逊和我们时代的精神贫困

[复制链接]

5

主题

8

帖子

6540

积分

侠之大者

Rank: 4

积分
6540
QQ
发表于 2009-9-20 21:5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0090 于 2009-9-20 22:12 编辑

大家一起狂殴写这文章的

在没有录音录像的时代,你要想娱乐就得自己弹琴,而不是要死要活地当某大明星的粉丝。杰克逊的粉丝和我们这代人一样会老的,到那时他的作品或许被年轻人看作是老头儿老太太们的怀旧曲

在迈克尔·杰克逊葬礼前,我投给《东方早报》一篇文章《杰克逊热可以休矣》。值班的编辑是个非常有职业精神的年轻人,他对我的观点严重不同意,他发短信希望我不要无视杰克逊对人类心灵的震撼。但他以“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但我要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的精神,在葬礼那天,将我的文章以《迈克尔·杰克逊热可以告一段落了》的题目发表了。我随即也把原文贴到了我的博客上,两天时间引来两万多点击,一千多条留言。留言中99%对我加以痛斥,80%以上是辱骂,甚至有“弄死薛涌”之类的暴力语言,这在西方社会几乎可以被视为是死亡威胁,到了要打电话叫警察的地步。我当然对此并不抱怨。如同我一向强调的,“网络民意”的崛起是中国的巨大进步,即使在这一过程中不免泥沙俱下,也要对网络的言论自由悉心保护,切不可因小失大。我只是有点为杰克逊本人伤心。他大概不愿意看到自己的粉丝会以这样的面目出现。这种狭隘、容不得不同意见的声音,大概和他的音乐不那么和谐吧。



迈克尔·杰克逊 图/CFP

我在我的文章中不过是引用了纽约一位共和党议员的话,说杰克逊变态、生活低俗,媒体对他的死报道过分。我之所以对这番评论表示赞许,不过是因为当时媒体对杰克逊的“伟大”有一边倒的过誉,这位议员终于表达了不同的声音。我个人则并没有说杰克逊的音乐不好。我只是说他不是莫扎特,不是贝多芬,在音乐史上的地位还无法盖棺论定。如果一定让我说老实话,把他和莫扎特、贝多芬比,实在是天大的玩笑。同时,我虽说他是个变态的人(其实这是连他家人都说过的),但把他的变态归之于从小受父亲的虐待,我觉得很值得同情。其实,看看美国主流媒体,也不妨对此进行反思。比如《纽约时报》在他葬礼的两天后就发表文章,批评和讽刺对杰克逊的狂热,还特别点名批判了某些政治家对杰克逊的过誉,斥责这些人:“你们如果没有能力做严肃的事情,就干脆什么也不要做,不如留着精力祈祷和冥想。”

其实,我绝对不是个反杰克逊的人。我们一家在这个问题上也很有分歧。妻子从大学起就听杰克逊,认为他的歌有些非常好。我是古典音乐迷,但一直意识到莫扎特在他的时代大致就属于流行音乐,文艺复兴虽然有古典文化的渊源,但也和俗文化的动力密切相关,因此从来不小看流行音乐。比如我就很喜欢披头士(The Beatles),认为杰克逊确实有不少好作品,但20世纪流行音乐之王应该是披头士而不是杰克逊。我的10岁的女儿则是家里惟一有音乐训练的人,每天练一个小时的钢琴,自己也作曲。可惜,尽管我敦促她听听杰克逊,并愿意坐下来和她一起听,她则用古怪的目光看着我,仿佛在说:“爸爸,你拿这种乱七八糟的东西给我听是什么意思?”她觉得一切都太喧闹、太夸张、太粗糙。她还告诉我学校里杰克逊无所不在,是许多孩子的偶像,许多男孩子都模仿杰克逊,早让她烦透了。

我们这三个人的小家庭,虽然彼此关系非常紧密,每天都在讨论各种问题,但大家的成长背景和口味是很不一样的。为什么13亿的中国社会,大家的口味竟这么单一,乃至崇拜杰克逊到了疯狂的程度,容不得一个“不”字?这种崇拜,是说明了杰克逊的伟大呢,还是说明了我们精神的贫瘠?

不要忘记,在披头士时代,披头士被奉为是“最伟大的”,其粉丝的忠诚与狂热不下于杰克逊迷们。但是,20年不到,杰克逊就把他们取而代之了。而杰克逊本人呢?如一些音乐评论家指出的,最近几年他的热度已经大减,他的财富更多是来自他购买的披头士的版权收入,而不是自己的唱盘。炒作他悲剧的死亡会在短期内促销其作品,带来巨大的商业收入,满足其债主的要求。但是,这种商业成功和以此为目的的炒作,很难给他带来像莫扎特、贝多芬那样的永恒地位。我不想贬低他的音乐。他的音乐的质量是一定的,本身并不会因为受众的疯狂和冷漠而改变。如今对他的疯狂,更多地说明是现代人精神的贫瘠,乃至人们似乎只有他,没有别的。文化的多元性正在消失,由此而塑造了对一个明星的依赖。你如果过度营养不良,就会把惟一的食品当作生命的一切。

我们对比一下巴赫、亨德尔、莫扎特、海顿、贝多芬的时代。那时欧洲的人口不到两亿,而具有永恒价值的音乐家出了一大把。如今欧美的人口超过10亿,经济和教育水平也要高得多,却产生不出18世纪众星中的一个!一二百年后,人们听的还是莫扎特、贝多芬以及那个时代的“流行音乐之王”。也许到那时你恐怕很难找到杰克逊的影子。

迄今为止,我还没有听到对于这种人类音乐创造力下跌的解释。但是,音乐产业所创造的单一化产品、单一化市场,恐怕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在18世纪的欧洲,仍然是封建诸侯林立,彼此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文化竞争。不同的王侯,赞助着自己倾慕的音乐家,统一的音乐市场并没有形成,各种不同的音乐天才都有机会。但是,在录音录像技术发明后,一个几块钱的光盘,就会砸了一个音乐家的事业。试想,在过去开酒吧,你要雇用乐手来唱歌弹琴,成千上万的音乐职位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潦倒的乐师中会涌现大量天才。现在你买盘杰克逊,在大屏幕上一放,不仅便宜得多,而且更人气,那些潦倒的乐师丧失了基本的存活空间,不符合主流口味的音乐难以生存。要知道,在文学艺术上,红极一时的东西经常过几十年就毫无价值。许多真正的大师则在其生活的时代并不被承认。甚至巴赫死的时候也几乎不被当成作曲家,因为他那种巴洛克风格被新兴的古典乐派压倒了。他更多地是被作为演奏家、音乐教师和他几个作曲的儿子的父亲而被人所知。虽然莫扎特、贝多芬对他十分倾心,但他到了19世纪才被公众所再度发现。分散的市场,可以保持艺术的多元化,使真正伟大的艺术创造在历经时间考验后获得永恒。但是,单一的市场摧毁了这些。音乐产业在这种单一化中有既得利益:大众口味越单一,产品批量就越大,成本越小,利润越高。这种胜者通吃的商业机器,使许多潜在的天才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当然我们更不要忘记,在没有录音录像的时代,你要想娱乐就得自己弹琴,而不是要死要活地当某大明星的粉丝。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钢琴还是美国家庭中在住房之后的第二大财富。现在的粉丝似乎比那时候的音乐爱好者更狂热,但是音乐素养反而差得多。这不能不是现代精神贫瘠的原因之一。

我对别人喜欢杰克逊从来没有非议。在我看来,他几乎穷尽了所有的现代技术和舞技,从他对着麦克风的疯狂和虚张声势里,他的非音乐的因素太多,音乐本身太弱,反不如披头士音乐中的苍凉感来得自然。约翰·列农被刺身亡,死得更突然、更悲壮。但是,第二天他的伴侣小野洋子发表简短的声明:“没有约翰的葬礼。约翰一直在为人类祈祷,让我们也为他做同样的事情。”这样简单干净地走,更像个超凡脱俗的艺术家。相比之下,杰克逊空前的葬礼,使他本来已经滞销的唱盘突然热卖起来,倒像是一个巨大的商业炒作,大概足以让他那些债主的钱袋塞满,但是却很难让他的音乐永恒。

一位在我博客中留言的网友大声宣布:“瞧着吧,你女儿长大照样听杰克逊!”其实,我的女儿正是我们家里最反杰克逊的人。你看看历史上的所有流行音乐家,哪有能统治几十年的?杰克逊的粉丝和我们这代人一样会老的。到那时他的作品或许被年轻人看作是老头儿老太太们的怀旧曲。统治音乐时尚的说不定是什么约翰逊、麦迪逊呢。但是,莫扎特、贝多芬则是不会老的。因为他们不是时尚。再过二百年一千年,他们照样代表着人类的精神顶峰。
[size=4][b][color=Red]只有被模仿,从未被超越。[/color][/b][/siz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975

帖子

3万

积分

至尊天神

Rank: 8Rank: 8

积分
31847
发表于 2009-9-20 22:0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送你一個大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499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3534
发表于 2009-9-20 22: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迈是神,不单是歌曲,更是他那颗对世人对孩子大而无畏的心,

LZ的文让我不经觉得,您钻牛角尖的功力大大超出楽我所能理解的,

不过每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不同,所以我没有什么好对你说的,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55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845
发表于 2009-9-20 22: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薛涌是不是前段时间被网友骂得神经病发作了,又跑这里来找事?
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2260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439
QQ
发表于 2009-9-20 22: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杰克逊的美丽 于 2009-9-20 22:20 编辑

这篇文章很无知。。无知到可笑。。记得哪个人说过 对任何事情在不了解之前请闭嘴。。
没心情跟这个文章的作者说什么,对这篇文章的评论------荒谬!
楼下的亲们 如果谁有足够的耐心跟他说点什么吧 无知的人需要学习 我实在控制不了我胃部的痉挛 闪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345

帖子

3万

积分

至尊天神

Nemo不是鱼,他是土包子

Rank: 8Rank: 8

积分
38462
发表于 2009-9-20 22: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就得瑟吧。
我可不在乎你说什么。难道就应为你的一句话就能抹杀MJ的光辉?笑话。无知。无知是罪啊。
也不知你有什么资格去评论MJ。动辄Mozart,Beethoven,你听过多少他们的曲子啊?
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你或许还不知道时代周刊把MJ称为当代的Mozart吧?
无知与盲目是勇气的源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主题

1683

帖子

2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796
发表于 2009-9-20 22: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icknicknick 于 2009-9-20 22:22 编辑

每人欣赏角度不一样而已!不过在这个MJ迷占多数的世界里,他的观点很刺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2260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439
QQ
发表于 2009-9-20 22: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人欣赏角度不一样而已!
nicknicknick 发表于 2009-9-20 22:19

你的话 估计会有很多人反对 如果说别人 我勉强同意吧 但是对于MJ 从哪个角度欣赏 他也是个才华横溢人格高尚的人 除非你站在小报的角度 那谁也没办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主题

1975

帖子

3万

积分

至尊天神

Dr.Heat

Rank: 8Rank: 8

积分
37045
QQ
发表于 2009-9-20 22: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Michael教会我一样很重要的东西    学会独立思考   我不迷信任何人的言论   我会自己判断
著名的说唱歌手法莱尔·威廉姆斯说过:“即使杰克逊90岁,以每小时一公里的速度跳着月球舞步,全世界也会屏息地观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54

帖子

8554

积分

侠之大者

Rank: 4

积分
8554
发表于 2009-9-20 22: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LZ及其他的迈迷不用对薛涌之流咬牙切齿,他代表了一部分反感MJ的人群的观点。大家热爱MJ是基于大爱(理智与宽容)的,回想MJ在生前曾遭受的非议、侵害,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大家记住:时间、历史才是唯一的审判者,MJ将是人类历史上标本式的人物,他作为个体集中了这个世界上所有根本性的冲突~~文化种族间的冲突、孩童与成年人间的冲突、人与自然间的冲突、性别冲突(魅力/敏感/力量)~~~
薛涌是个缺乏眼界高度的文化人,视野有问题。他这篇文字表达的观点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
眼界决定品位,眼界决定判断力。他代表了一部分所谓的文化人对MJ的评价观点。
但同时,大家别忽略像梁文道、何亮亮、高晓松.....等文化人对MJ中肯深刻的评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85

帖子

1万

积分

王者传奇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881
QQ
发表于 2009-9-22 11: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1。我就想问问这个作者,是听贝多芬摸扎特的人多还是听迈克的歌的人多? 自己想想吧。 作者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老古董,跟不上时代进步的老古董,批判自己不理解的看不懂的一切事物的井底之蛙。最最可笑的是这种人还往往打着高雅艺术的幌子。  不要和我说什么高雅艺术,市井百姓没几个听的懂得。 艺术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既然听不懂不爱听那还谈什么满足人精神生活需要的作用呢?  
2。贝多芬摸扎特是艺术家,这我们都承认的。迈克也是艺术家,这也是你必须承认的。他们的音乐所表达的感情是一样的,对社会的不满,对世界的爱。他们只是因为不同时期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普遍爱好的原因,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已。 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内涵。 他们的音乐内涵就是人类的精神遗产。永远都会有人记得。
3。关于你的女儿,我们不能也无权说什么。 不过有一点我奉劝这位作者,如果他一辈子只知道书本上的乐谱,只知道贝多芬摸扎特,那么以后她也不会有什么大的艺术成就的。 你说得对艺术是需要多元发展的,如果只有钢琴,交响乐,难道就不是单一化了吗? 还有,有伟大艺术成就的人的人生都必然要经历超于常人的痛苦磨难,所以我还是希望你女儿以后能幸福快乐。
4。你真的不了解迈克,他的生活几乎不是由自己所左右的。就像他的葬礼,都是家人和公司安排的一样。列农也许有他的伴侣来继续他的想法,但是迈克身边没有这样的人。这是他的悲哀和无奈。但是你也不能由而指责他。这不是他的错。他本人是个生活要求很简单的人,他的歌迷应该都知道的。
5。至于唱片和个人的宣传,现在的流行音乐工业都是这样的程序,即使迈克不想宣传,唱片公司也要宣传。这和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时代是不一样的。你欣赏他们从酒吧磨练出来真正音乐的经历,那你也应该注意到迈克小时候到各处夜总会酒吧演唱的经历,这些经历也是他创作的源泉。
最后希望您以后再评价某人的时候,尤其是要批判的时候,请先去了解和理解他这样做的初衷。 “当你评价我之前请先试着爱我”--迈克尔杰克逊    这是迈克教给我们的。
这是一个信仰与怀疑混杂、希望与绝望相伴、天堂与地狱交织的世界。--狄更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MJJCN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迈克尔杰克逊中文网(Michael Jackson Chinese Fanclub)[官方认证歌迷站] ( 桂ICP备18010620号-7 )

GMT+8, 2025-7-1 19: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