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1-4-22 22: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迈克尔杰克逊的个性无疑是丰富而深邃的,他有着多层次的可解释性,他的智慧与真诚注定了他的复杂多义。他注定要占领矛盾的两极,―― “双极性”是他重要的精神特征。他前卫而又传统,柔韧而又刚烈,直率而又内向,忧郁而又飞扬,……人们用多种悖论式的语句来描述他性格中的悖论,描述他艺术中的人性蕴含和时代精神。丰富深邃的个性与他的艺术形象融为一体,魅力无穷。林沛理先生在提出他的“演员作者”的概念时,这样写道:“作为一个浪漫象征、一个文化符号、一个表演艺人,迈克尔杰克逊之所以引人入胜,在于他的暧昧矛盾和不可捉摸。” 我们不能忘却他在“跨越97演唱会”上,在一曲“红”的表演中,那挑逗与冷傲同在的眼神,于颓靡中蕴藏坚毅的舞姿,那是一次巴赫金式的“复调”艺术的充分演示,举手投足之间,解构着观众猎奇式的心理期待,传递着生命深层的痛楚,散发着难以言说的美丽。我们更不能忽略,是他以另类的、边缘化的表演风格,既挑战了“主流”,也挑战了“大众”,在驳杂的流行文化中坚守着人性的尊严,和对“纯粹艺术”的追求。迈克尔杰克逊给予我们的启示之一是:对“美”的偏见,常常是人性的一个误区,而人们在美的天性面前的自我迷失,会有复杂的心理含义。我们看到,“美丽”,俨然成了人们抗拒迈克尔杰克逊的一个理由,正如他的一首歌名:“怪你过分美丽”。而他却始终以惊人的坦率和精微的分寸感,揭开我们在文化面具之下,对美丽、性别、性感等人性问题的微妙闪躲与心理诉求。他的表演亦因之而成为健康、自由、人道的美丽的隐喻,成为人们面对新的社会焦虑之时,心灵的栖息之地。 勿庸讳言,迈克尔杰克逊的性取向,他对“爱”的理解与执著,至今仍是“迈克尔杰克逊传奇”中最难破解的密码,是他被冠以“超凡脱俗”、“饱受争议”的潜台词。生活于“爱情规范”之中的人们,可以善意地去“理解”和“宽容”同性恋族群的生存权力,但这种善意中却常常暗含着等级与霸权,并不具备与张的观念对话的基础,更难以揣摩他所承受的生存压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