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9 20: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生在我们论坛的关于MJ的故事(五)
本帖最后由 匆匆_ 于 2009-12-9 20:23 编辑
好,既然大家还想听,我就继续讲下去,希望歌迷朋友们也不要太激动,因为这些都是早期的一些帖子了,已经成为历史。
三月:
昨天晚上,居然做了一回铁杆的粉丝,熬夜收看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MJ的追思会,一直持续到凌晨4点,期间几次感动落泪。
本来我不是MJ的粉丝,对他的音乐也知之甚少,因为我不是很喜欢流行摇滚爆歌劲舞一类的音乐。听到更多的是有关他的种种负面传闻,漂白皮肤、整容、猥亵男童等等,对他就更加不屑一顾了。
没想到他的猝然离世震惊了整个世界,各种有关他的生平、音乐、传闻的报道和视频铺天盖地而来,到这时我还是没有产生太大的兴趣,仅作一般浏览而已。
春秋论坛上起了关于他的评价的争辩,就是这种争辩,促使我去阅读了大量的关于他的资料和报道,也看了很多他的MV,不仅对他和他的音乐有了全新的认识,更使我对他和他的音乐产生了无限的热爱和尊敬。这种争辩生生地把我逼成了一个"麦粉",倒是歪打正着始料未及的。
MJ几乎和我同龄,相差仅几个月。1964年他在杰克逊五兄弟组合里开始登台演唱的时候,我上小学一年级。如果那时的中国如今天一样改革开放的话,我想我从那时起便会成为他的粉丝。今天,我再看他当年刚出道时候的演出视频,这个留着一头典型的黑人卷发的天使般小男孩的声音是那样的纯真和充满张力,一点也不亚于当时已经红遍全世界的意大利金色童声罗伯蒂尼,只不过罗伯蒂尼走的是古典路线而小MJ走的是黑人流行路线。
这个黑人小男孩的成就最后超过了那个意大利的金色童声,当今世界上,还有哪个艺人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能创造那么多的音乐神话,能拥有数以亿计的歌迷?
有关他的种种负面传闻也随着他的去世奇迹般地消失殆尽,事实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猥亵男童是诬陷,那个现年已经29岁的当事人已经出来澄清了这一切,承认是受其父指使而说了慌,目的是榨取钱财;皮肤漂白也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他患了一种家族性的皮肤病,他不得不靠化妆来掩饰那白一块黑一块的斑痕;整容倒是确有其事,那是他拒绝在一种形象上定型,他喜欢有新意,在他所处的娱乐界这个特殊的行业,整容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昨晚的追思会开始之前,直播现场在不停地放着一首又一首他的歌,此刻再听他的歌,真是恍如隔世的感觉。这时匆匆给我发来一首他唱的《gone too soon》(你走得太早了),打开一听,不禁潸然泪下,这几乎是MJ为他自己唱的挽歌啊。歌声真诚而纯粹,令人产生一种童话般的意境。
追思会一开始,首先由MJ的父亲讲话。说实话,我对这位父亲并无好感,MJ五岁登台,几乎成为一架赚钱的机器,其父对他的呵斥责骂就没有停止过,MJ后来的种种怪异行为应该源于这种童年的精神创伤。父亲几乎是笑着在追忆这个儿子的一生,现场的同步翻译有些跟不上,虽然听不懂他在说些什么,从现场的反应来看,一定是在讲MJ小时候的趣事。不管怎么说MJ是他的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父亲的笑声里掩盖着一种怎样地悲痛啊,也体现了一种从非洲被迫辗转来到这块新大陆、先是成为奴隶后又成为美利坚民族重要组成部分的、美国黑人的那种不屈不挠地奋斗精神。当他最后几乎是声嘶力竭地喊出"迈克,我的儿子,我为你骄傲"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原谅了这位父亲,他有他对迈克的爱的特殊方式。
波姬小丝出场了,这位有着浓眉大眼和健康外形的好莱坞明星,曾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并被认为是八十年代美丽的标准,也曾是我的偶像。据说MJ曾经倾心于她,他们是很好的朋友。他们在14岁时就认识了,他们都是在童年就成名,都是在童年很早就要学会变成大人,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好朋友就是他们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变回孩子,这也是一种惺惺相惜吧。她哭着笑着地回忆MJ怎样教她跳太空舞步,她始终都没有学会。他们相互攀比谁能让人更加发笑,更搞笑。她口口声声地称MJ为"王子"。她最后说MJ最喜欢的歌不是自己唱的任何一首,而是卓别林为电影《现代世界》谱写的歌曲《微笑》。此刻,躺在金色棺廓里的MJ一定也在微笑着听波姬小丝为他朗诵这歌的歌词吧?我再次潸然泪下。
追思会在MJ的女儿失声痛哭声中"你是我最好的爸爸,我爱你"、在全场共唱那首著名的《We are the world》的歌声中达到了高潮,此时已是北京时间凌晨四点。
MJ从5岁开始,一生都在为别人演出,现在他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从容地躺在这里,成为了一个纯粹的观众,观看别人为他而演出。他生前善良地对这个世界一点都不设防,像个无助的大男孩,饱受了非议和诬陷。他对这个世界掏心掏肺,这个世界对他却那么残酷。他是一个天使,这个世界不配有他。现在这个经历了人间一切丑恶的天使,终于要飞回天堂去了,从此,人间、天堂里都有了他的歌声。
亲爱的迈克,你正在飞么?(说明:当时对MJ的家庭还不是十分了解,直播现场的同声翻译也跟不上,听得不太清楚,三月误以为追思会开始时讲话的人是MJ的父亲)
匆匆:
三月写得真好!代表了我的心声。
如何表达我对MJ的感受呢?用石头来比喻吧:有的人只能远观,不能近看。远远看去,璀璨耀眼,走近之后,才发现,在那些发光的钻石点缀下面,只是一块粗糙的普通顽石;有的人则刚好相反,远远看去,光芒黯淡,沾满污垢,走近之后细心观察才发现,重重污垢之下,是一颗真正的钻石。MJ就是这后一种人,在洗去那些泼在他身上的脏水之后,大家才发现他真正的价值绝不仅仅是一个歌星,他是一颗美丽的钻石,是可以镶嵌在皇冠上的那种。
亦真:
对远观之人之人,本人还是奉行可以看听触摸得到事情,来认定其人其事。不过,三月的执着劲头可谓有形有款了。
老马马虎:
也是在他死后才知道一些关于他的事情(春秋是主要渠道),之前唯一听过的就是earth song,应该说MJ是一位有天份而颇有影响力的歌星,但看到在他的演唱会上那些因为兴奋过度而被一个又一个地扛出去的歌迷,觉得炒作也真是过分了一点。
渔大叔对三月说:
让这个人先替俺回答:
薛涌:迈克尔•杰克逊热可以告一段落了 2009年07月08日 08:07东方早报
这篇文章估计很多人都看到了,我也就不再复制过来污染大家的眼球了,免得让歌迷们的心灵再次遭受折磨。
更的的:
更的的知道自己永远不会像他那样博爱、善良、拥有自由的心灵和灵魂。
匆匆对老马马虎说:
我以为,歌迷的过度反应不是因为炒作,这个不能赖到MJ头上。
匆匆对渔大叔说:
大叔,要搜罗对MJ的攻击贬低和诽谤,实在不用这么费劲,把过去十几年的报纸娱乐版随便翻翻,就能抓出一大把来。
没用的。
渔大叔对匆匆说:
俺是实在不想“主动攻击”这个MJ,至于“有用”“没用”,则如“不朽”“腐朽”一样,要“放眼量”去了。
“不想”的原因,还有个不想上当的考虑。这个MJ的道路,是个典型的、成功的、空前绝后的娱乐工业包装的产品。包装的主要手段当然是“炒作”,而炒作的主要手法自然是轰动和争辩。
但人是有弱点的,本叔亦然。面临挑衅或挑逗也好,难得心静如水。前一段出现了“黄粪池”,前天又出现了“高粪池”,于是忍不住要吆喝了。
高粪池之高论,在于超越了一般“缅怀”所言的“天才”“天王”“先进文化”等论,直接从“造星”跨越到了“造神”阶段。在凤凰卫视转播前的“连线”节目中喋喋不休地呼喊“神”,神迹,神艺,甚至连MJ的死啦死啦也说成了“神回归神的世界”“他本来不属于我们这个世界”云云。
所以匆匆呀,你还说“天王”无须演绎尽人皆知等,实际上有人早在这个“天王”上埋下了伏笔。天王乃神,如今尊神回天而已。
风笛:
没有一颗年轻的心,是很难理解这么多人狂热的追捧MJ的行为的。
渔兄,我们老了,难动心了。
假日心情:
俺是三月、匆匆、大叔、牛人、风笛、虾干等人最死党的粉丝,无论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俺都是超级开心。观众、观众,俺是最开心的铁杆观众。
(假日心情的跟帖,显然是嗅到了我们之间越来越浓的火药味,开始和稀泥了。)
三月:
谢谢大家!一并回复:
匆匆:这回咱们是同一战壕的战友,嘿嘿。你的这个比喻非常贴切,我很喜欢。
亦真:你说得这话很对。MJ也说过:你如果没有和一个人面对面的接触过,就不要轻易对他下结论。
老马马虎:匆匆说的对,粉丝们的疯狂不能赖MJ,年轻人需要偶像,没有迈克,会有麦克。
渔大叔:这个薛涌如果是学历史的,我将大跌眼镜。无视于已经真相大白的事实,还在那里一味地胡搅蛮缠,这不是一个历史工作者应有的科学态度。洛杉矶追思会上黑人云集,他们的真情流露感动了全世界,这人居然说“
众明星聚集一堂,许多是借机出出风头、推销自己。”按照他这个逻辑,他发这个“异论”的帖子,不也是在借MJ去世之事炒作自己?
更的的:是的,很多人都做不到MJ那样的博爱和善良,更可悲的是这其中的大多数人根本还浑然不觉。
风笛:没有一颗年轻的心不要紧,只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就能理解这一切。
假日心情:放假了吧?现在真的是假日啦。别光看啊,参与进来呀,会更乐的,我保证。嘿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