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9-12-10 10: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生在我们论坛的关于MJ的故事(七)
10月28日,This is it在全球同步上映。当日晚上,我和先生、儿子及其女友一起看了这场电影。
正片前面破天荒地没有广告,银幕上片名刚一出来,全场瞬间就肃静得仿佛没有一个观众,这是我看电影几十年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情况。
电影刚开始,看到记者采访那些伴舞等人员时,一个个大小伙子因为能够和MJ合作而激动得哽咽难言的样子,我就已经泪流满面了。这部电影,从头至尾,我的眼睛都没能离开过MJ,尽管其他伴舞伴唱伴奏演员也都很棒,我想,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的MJ身上的那种气场的魔力吧?
看完电影回到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于是,我立刻动手写了一篇观后感,发到春秋论坛上:
自从听说MJ为伦敦演出进行彩排的录像资料已经编辑成了名为This is it的电影,10月28日将在全球同步上映,就一直盼着看这部奇特的电影,这部电影史上空前绝后的艺术纪录片。它的奇特在于,已经彩排完成的盛大演唱会因为MJ的突然辞世最终与世人失之交臂未能举行,给全球歌迷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它的奇特还在于,这部影片纪录的不仅仅是MJ的演唱会歌舞本身,它还忠实地纪录了MJ在排练现场是如何与导演、乐手、伴唱伴舞、美工特效等同事合作的,纪录了MJ毫无大牌明星架子,待人善良、谦逊的品格,纪录了一个精益求精、极端敬业的艺术家风范。
几天前,听说开始预售这部电影票,我立刻预购了四张28日首映日的票,准备一家三口加上儿子的女朋友一起前去观看。因为先生儿子白天都要上班,只好放弃了买早上第一场的打算,买了晚上6点多的票。
吃完简单的晚饭之后,我们一行四人赶到中影电影院,这里的音响效果和放映设备是全国最好的,看这样的片子必须选择最好的电影院,才能让视觉听觉都得到最高的享受。
前来观看电影的人并不算太多。MJ由于遭受诽谤被迫离开心爱的舞台已经十年了,并非当红歌星,过去也没有来中国举办过演唱会,很多国人对他不了解,这也是很正常的。
坐下不久影片就开始放映了,观众立刻安静了下来,这种安静的速度和程度在一般电影放映的时候是不多见的。儿子女友旁边有个女孩子在吃爆米花,平时看电影,这点声音根本听不到,但是在今天这样安静的放映厅里就显得有点不合时宜。我看到儿子探过头去小声劝告那女孩子注意小点声,那女孩子很识趣地立刻接受了。令人欣慰的是,今天前面没有加演任何广告,让大家都有一个专注的心情直接进入影片。
影片一上来就揪住了观众的心。几个演唱会排练的参加者在镜头前谈论他们眼中的MJ,他们用简单朴素的话语回忆排练的情景,表达对MJ的敬佩和喜爱,个个眼里都满含泪水,有的大小伙子竟至哽咽难言,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夺眶而出。
我过去对MJ的歌听的并不多,也说不上喜欢。我是从他骤然离世之后才开始了解他,开始专心听了看了他的几场演唱会,看了大量有关他生平的资料,正面的负面的,最终,我认定他是一个稀有的音乐天才,是一个遭受过很多坏人诬陷,同时也被很多好人误解的普通人。至于他的音乐,我感觉和国内一些乱吼乱叫的摇滚乐有很大不同,尽管我不能听懂他的很多歌词,但这并不妨碍我被他的音乐震撼和感动。我感觉他在演绎每一首音乐作品的时候,都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情感,你似乎能够通过他的歌声和舞蹈,碰触到他的内心。大概正是因为这样,他才拥有了世界上数量最多意志最坚定的歌迷。无论有多少谣言诽谤,这些歌迷都坚定地站在他一边。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放弃他。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在他辞世之后,歌迷的数量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激增,原来不了解他的人开始了解他,成为新的歌迷,其中就有我这样的"老歌迷"。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音乐确实是最优秀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的人格魅力。
接下来就是演唱会的实际排练录像。
影片中展现的演唱会中的歌曲,纯粹的新歌并不多,大多是MJ音乐生涯中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不过,音乐舞美都是经过全新设计的,加入了许多现代技术。我最喜欢的是其中一首I can't stop love you,我们发现,和他一起合唱的女孩就是在MJ葬礼上领唱的那位亚洲面孔的女歌手。本来因为这是排练,MJ没打算使劲唱,他要节省嗓音以保证正式演出的质量,但是一旦开始演唱,他就无法控制自己了,他激情演绎,女伴唱也全力投入,两人配合默契,把这首歌演绎得柔肠百转,余音绕梁,真是棒极了!唱完之后,台上台下的乐手、伴舞和工作人员都抑制不住地欢呼尖叫起来。
从演唱会的排练纪实中我们可以看到,MJ在全部节目的编排上都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每一个细节,包括键盘手弹奏的低音和节拍,吉它手弹奏的solo音高,乃至舞台上推土机停止的位置,他都一丝不苟地提出要求进行纠正,不厌其烦地一遍遍重来。他一次次重复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排练。一个已经50岁的人,上了舞台就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活力,看着他的精彩表演,你会感觉到音乐舞蹈已经渗透到这个人的灵魂之中了,难怪很多人都评论他根本就是为艺术而生的,是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MJ太追求完美了,他总是希望把最精彩的东西奉献给观众,从业四十多年,始终如此。从职业道德这个角度来说,他当之无愧地可以算是劳动模范。
相比起其他影院,我们这场电影的观众似乎格外安静,大家都默默地看着,从头到尾,观众席上没有发出一点声音。但是我知道,不止我一个人被感动得默默流泪。我也知道,放映过程中,很多人心中都和我们一样,激荡起伏,难以平静。影片结尾,照例是冗长的演职员表,英文的,没有中文翻译,演职员表旁边是一幅幅影片的精彩小镜头回放。不同寻常的是,这个时候,没有一个观众站起来,大家都像是被定住了一样,默默地坐在座位上,静静地看着演职员表往上慢慢滚动,听着MJ的天籁般的歌声,直到最后一行英文滚出银幕。
影片结尾,是简短的几行字:
这就是他,
迈克尔•杰克逊,
流行音乐之王,
永远热爱生命。
全体观众起立热烈鼓掌。我的眼睛再次湿润了。
Bj_m:
真美的东西就有一定有征服的力量.当然,美的形式不必是唯一的.无论如何,每个受过教育的公民都充分浸润在思想中,具有感受美的能力,未来世界将会多么美好.
渔大叔:
文章和跟帖都声言“艺术形式不唯一”。于是,此电影本叔指定不去看了。娱乐工业包装制造的产品多了去了,俺只看自己接受的。
一生的友谊:
I can't stop love you____mj
三月:
第一时间的观赏第一时间的感受,很感动!
看看匆匆发帖的时间就知道了,晚上看完电影回来,激情不能自抑,便噼噼啪啪地流淌在了键盘上。
我今天晚上去看这个电影。
大叔可以不看这个电影,可以不喜欢MJ的音乐和舞蹈,只要不对MJ误解和歧视就好,这才是一种对事物的真正的科学的态度。
亦真:
匆匆还真的去看了电影。不管怎么说,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追求完美,始终如一,我比较敬重这样的人。
匆匆:
一并回复:
bj_m:我觉得,能够令人感动的,必定是美好的,无论是艺术还是行为。
大叔:俺可没有强迫你去看这电影也没有强迫你接受MJ的音乐,俺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受。
友谊:的确,MJ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观众的爱,并且这些爱不会随着他的离去而停止和消失。
三月:你猜的很对,看完电影的感受确实是不吐不快,而且,我和儿子都打算再看第二遍,哈!
亦真:没错,从职业道德来说,MJ也是最值得敬重的。
老虾干:
虾总超级无敌不喜欢这个演员
孤单进行式:
有机会我去买张山寨版的碟看看。
三月:
孤单,最好去看电影,那效果才叫一个震撼。俺打算跟匆匆一样,再看一遍这个电影。
一个星期后,我再一次看了这部电影。
匆匆:
昨天晚上和儿子及其女友一起去看了第二遍这部影片。依然震撼,依然感动。
第一次因为心情激动,有的地方没看太清楚,例如影片开始的记者采访演唱会参与者的镜头,不是MJ辞世之后采访拍摄的,而是在伴舞伴唱演员海选的时候采访拍摄的,是今年4月份的事儿。那些被采访者无不以能够和MJ同台表演为三生有幸的荣耀,甚至根本不在乎是否能入选,只要能有机会跳舞给MJ看就此生无憾了。看着这些歌唱舞蹈高手们的真情流露,你很难不被感动。
MJ虽然只活了50岁,但是他的一生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太多太多,甚至在死后!他理应得到这样的景仰和爱戴,可以说是当之无愧。
下面是一段视频,是MJ今年6月突然辞世后,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几个年轻人的录像。那两个小伙子惊愕之余,不能自制地抱头痛哭,令人看了潸然泪下。这就是MJ在歌迷心中的位置。
http://v.ku6.com/show/L9WkgtMlPpSmpqbo.html
三月:
看了,感动。也只有MJ有这个魅力了。
这部电影,我前后一共看了三次,第一次是全家四口一起去的,第二次是和儿子及其女友三个人去的,第三次是陪我从罗马尼亚回来的妹妹去的(我妹妹在布加勒斯特,曾经现场看过MJ的演出,真令人羡慕)。
(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