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10-13 03:3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lexscy 于 2006-10-13 00:17 发表
Bad其实是基于Thriller的一种惯性,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以及长期的深居简出,MJ在美国的人气下降是肯定的
Bad在87-88年间肯定不是最热门的唱片,在这两年里,U2的《The Joshua Tree》、Whitney ...
"1985年以前,MJ是美国最红的歌手、无人齐肩的超级巨星;而85年以后,他就不再是美国最红的了,顶多只是一个巨星"
以上这句话我非常同意,事实我这个帖子想说的也正是这个观点。不过你说的“美国对于MJ而言已不过是一个较大的普通市场罢了,而不是决定生死的必争之地”。这一点我不同意,事实是美国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市场是不会被MJ忽略的,何况他在Bad和Dangerous推出时,都曾下决心销量要破亿,他又怎么会忽略决定全球销量一半的美国市场呢?
我觉得关键是MJ对美国市场已非常失望了.就象你提到的"顾此失彼的巡演安排",确实在真棒时期,MJ的世界巡演和美国巡演是同步的,那时MJ非常注重开发本土市场,可结果却并不理想.经管努力巡演,可依然无法挽回本土市场流失这一事实.
所以MJ在危险时期的巡演路线,是先去欧洲,再去亚洲,计划中的美国巡演放在最后的94年.也就是危险专集推出后的第四年,这时的他是因为对美国市场的失望,所以才会定制这样的巡演路线,因为Dangerous专集推出的头几个月的本土销量远低于他的预期,他明白即便是在美国立刻开始大规模巡演,也对专集销售帮助不会太大.所以到了历史时期,他索性放弃了美国巡演的计划,而直接去亚洲,欧洲巡演,甚至最后到了非洲去巡演,但却不去本土巡演.这不是MJ不在乎美国市场,而是他对美国市场的无奈.
[ 本帖最后由 toto 于 2006-10-13 03:44 编辑 ] |
|